由下面的历史短剧台词(片断),可以判定他们再现的历史情境是
小明(忧心忡忡):台湾定是贵国口中之物,何必着急?
小强(贪婪而傲慢):不是还没咽下去么?饿得厉害啊!
A.签订《辛丑条约》的谈判 | B.郑成功率军收复台湾 |
C.中日签订《马关条约》 | D.日本签署无条件投降书 |
太平天国的早期施政纲领《天朝田亩制度》规定:“婚娶”喜事的费用“俱用国库”,“不得多用一钱”,这是实践“天下婚姻不论财”的一个具体步骤。材料中的“国库”制度()
A.改变了旧中国的婚俗习惯 | B.挫伤了人们的生产积极性 |
C.保证了农民的根本利益 | D.实现了“四有二无”的天国理想 |
国讳:指举国臣民,甚至包括皇帝本人,都必须遵循的避讳。本指皇帝本人及其父祖名字;故又称君讳、公讳。后来扩大,讳及皇后及其父祖的名字、皇帝的字、前代年号、帝后谥号、皇帝陵名、皇帝生肖等等。这说明皇帝制度的主要特征是()
A.家天下的王位继承制 | B.皇帝拥有最高 决策权 |
C.重视血缘的强烈观念 | D.皇权至上,皇帝独裁 |
提点刑狱司是宋代首创的路级最高司法、监察机构。提点刑狱司最初主要为了限制转运使的权力而设置,宋代社会发展以后,提刑司的设置、职权逐渐形成一套完整的制度。材料中的宋代的“转运使”主要的职能是()
A.平反冤案,纠举违法官吏 | B.了解民情,疏通朝廷同地方的联系渠道 |
C.负责征兵与监察地方军务 | D.负责漕运江淮财赋以供京师 |
“有明之无善治,自高皇帝罢宰相始也。原夫作君之意,所以治天下也。天下不能一人而治,则设官以治之,是官者,分身之君也。”黄宗羲这一思想的主旨是
A.分散君权,实行众治 | B.君主让权,实行立宪 |
C.权力分立,相互制约 | D.恢复礼制,设立宰相 |
欲观周之所以定天下,必自其制度始矣。周之制度之大异于商者,一曰立子立嫡之制,由是而生宗法及丧服之制;并由是而有封建子弟之制、君天子臣诸侯之制。……其旨则在纳上下于道德,而合天子、诸侯、卿大夫、士、庶民,以成一道德之团体。周公制作之本意实在于此。材料认为周公制作宗法制的本意是()
A.巩固西周分封制的等级秩序 | B.从道德层面约束诸侯的行为 |
C.用宗法血缘观念团结诸侯等 | D.用宗法观念来提高诸侯的道德水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