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书·古今人表》中列有1931人:按“上上至下下区分为三等九则”。其中“上上圣人”者十四人,包括三皇五帝,而以周公、孔子殿后;孟子、颜渊等同属“上中”;老子与商鞅、墨翟、韩非都属“中上”;秦始皇则为“中下”。据此推断,作者评价历史人物
| A.以时代先后为顺序 | B.以社会贡献为根据 |
| C.以儒家标准为准绳 | D.以个人善恶为尺度 |
美国经济学家西奥多•舒尔茨认为:“小农的经济行为,绝非西方社会一般人心目中那样懒惰、愚昧,或没有理性。事实上,他是一个在传统农业的范畴内,有进取精神并对资源能作最适度运用的人”。按照其观点,可能对下列哪一历史事件评价相对较高
| A.苏联的农业集体化运动 | B.1953-1956年中国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
| C.苏联赫鲁晓夫的农业改革 | D.中国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
20世纪60、70年代,我国一些农村吹哨上工、农民听到“头遍哨子不买账,二遍哨子伸头望,三遍哨子慢慢晃”。这一顺口溜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 A.农村的生产关系中出现了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环节 |
| B.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化 |
| C.经济建设的速度超越了客观规律 |
| D.这是由社会主义向共产主义过渡的最好形式 |
联合国大厦有一幅彩色大型壁画,其主题是“黄金法则”:“你不想人家那样对待你,你也不要那样对待别人。”我国外交政策最能体现该法则的是
| A.“一边倒”政策 | B.不结盟政策 |
| C.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 D.多边外交政策 |
一般认为,新中国成立以来在1949、1972、1992年分别形成了三次建交高潮。下列史实与三次高潮成因相对应正确的是
| A.中苏建交尼克松访华两极格局的崩溃 |
| B.一边倒“求同存异”《中美建交公报》 |
| C.日内瓦会议万隆会议上海合作组织成立 |
| D.不结盟运动重返联合国加入WTO |
2010年4月温家宝说:“我去台湾的愿望依旧是那么强烈,因为我认为中华民族5000年的文化,具有强大的震撼力和凝聚力,不要因为50年的政治而丢掉5000年的文化”。这段话不能表明
| A.对实现祖国统一的坚定信念 | B.热爱祖国的情感 |
| C.大陆对改善两岸关系的最大诚意 | D.坚持“一国两制”的原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