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色列撤除自1967年以来占领的阿拉伯国家的领土,阿以各方保证中东地区各国和平”出自
| A.“戴维营协议” | B.“奥斯陆协议” |
| C.“以土地换和平” | D.《巴勒斯坦有限自治宣言》 |
2004年,陈水扁在就职演说中说:“台湾的民主发展与台海的和平稳定,一直备受国际关注。个人要代表我国政府及人民再一次表达由衷的感谢。面对海峡对岸持续增加的武力威胁,盼望国际社会继续关注并协助维护台海的和平与亚太地区的稳定。”这一演说()
| A.取得了国际势力对台湾独立的支持 |
| B.是对大陆“一国两制”的歪曲和误解 |
| C.逐步地改变了海峡两岸的力量对比 |
| D.严重违背了两岸达成的“九二共识” |
1985年6月,邓小平在军委扩大会议上指出:“根据对世界大势的这些分析,以及我们对周围环境的分析,我们改变了原来认为战争的危险很急迫的看法。”小平同志作出以上“世界大势”的判断,其主要目的是()
| A.更好地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
| B.集中精力抓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
| C.迎合世界多极化趋势发展的需要 |
| D.缓和与苏联持续紧张的外交关系 |
小说《平凡的世界》中描述到,田福堂太痛苦了:当年搞合作化时,他曾怀着多么热烈的感情把这些左邻右舍拢合在一起;做梦也想不到二十多年后的今天,大家又散伙了。田福堂的“痛苦”是缘于其不理解当时()
| A.农村所有制的变革 | B.农村经营方式变化 |
| C.农业经济发展状况 | D.大家伙对他的背叛 |
刘少奇:“这是中国人民100多年英勇斗争的历史经验的总结,也是中国近代关于宪法问题和宪政运动的历史经验的总结。”此讲话的时间可能是()
| A.改革开放时期 | B.十年建设时期 |
| C.文革时期 | D.过渡时期 |
1949年通过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明确规定:“在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政府委员会内,实行少数服从多数制度。各下级人民政府均由上级人民政府加委并服从上级人民政府。全国各级人民政府均服从中央政府。”这说明当时()
| A.新中国的法律制度不断发展 |
| B.新中国国家政权组织原则得以确立 |
| C.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日臻完善 |
| D.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是统一战线组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