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动中国”评委会曾对某位杰出人物有这样的评语:“他是一位真正的耕耘者。当他还是一个乡村教师的时候,已经具有颠覆世界权威的胆识;当他名满天下的时候,却仍然只是专注于田畴。淡泊名利,一介农夫,播撒智慧,收获富足。他毕生的梦想,就是让所有的人远离饥饿……”。“他”就是( )
A.袁隆平 | B.钱三强 | C.邓稼先 | D.李四光 |
中国古代的官衔机构、官职名号各有渊源。“行省”以“行中书省”得名,巡抚则以“巡行天下,抚军安民”而名,“刺史”有“省察治状,黜陟能否,断治冤狱”之意。从名称寓意来看,“刺史”应是
A.封疆大吏 | B.朝廷重臣 | C.宫廷内侍 | D.监察官员 |
张传玺教授曾以“中国古代国家的历史特征”为题,从政治文明的高度,以翔实的资料为基础,史论结合,认为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具有明显“公天下”的因素;同时,还有不少学者认为,从制度文明的角度看,古代中国政治体制体现了“现代行政”的特点。若以此为研究主题,下列最合适的话题是
A.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是民主制度 |
B.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与现代行政制度相似 |
C.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是君主专制的产物 |
D.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的合理性与生命力 |
读图,判断下列各项表述正确的是
A.汉武帝在②颁布推恩令 | B.④是周公旦的封地 |
C.①和②先后是两宋的都城 | D.明成祖在③设立内阁 |
三省六部制在发展过程中,组织形式和权力各有演变,至隋,才整齐 划一为三省六部,此制度的积极作用是
A.使封建选官用人制度得以完善 | B.分解相权,削弱了皇帝的权威 |
C.扩大议政范围,有利于政治民主 | D.有利于充分发挥国家机构效能 |
唐朝的柳宗元在《封建论》中说:“秦有天下,……不数载而天下大坏,其有由矣。……咎在人怨,非郡邑之制失也。……酷刑苦役,而万人侧目,失在于政,不在于制,秦事然也。”柳宗元写作这篇文章
的现实意义主要在于
A.指责唐玄宗实行暴政 | B.认为郡县制比“封建”制进步 |
C.揭露藩镇割据威胁国家统一 | D.主张加强君主专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