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与朱元思书》一文,完成下面题目。
风烟俱净,天上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解释划线的字。
(1)一百许里: (2)从流飘荡:
(3)横柯上蔽: (4)在昼犹昏: 翻译句子。
①从流飘荡,任意东西。
②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在文中找出从视觉和听觉方面描写景物的对偶句各一句。
作者描绘富春江山水的奇丽多姿,极有层次。第一段总写____________________之美,概括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八个字;第二段承“异水”二字,抓住“_________”和“________”的特点,具体生动地描绘;第三段承“奇山”二字,多层次多角度展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之美。
阅读《扁鹊见蔡桓公》,完成下面小题。
扁鹊见蔡桓公,立有间,扁鹊曰:“君有疾在腠理,不治将恐深。”桓侯曰:“寡人无疾。”扁鹊出,桓侯曰:“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居十日,扁鹊复见,曰:“君之病在肌肤,不治将益深。”桓侯不应。扁鹊出,桓侯又不悦。居十日,扁鹊复见,曰:“君之病在肠胃,不治将益深。”桓侯又不应。扁鹊出,桓侯又不悦。居十日,扁鹊望桓侯而还走。桓侯故使人问之,扁鹊曰:“疾在腠理,汤熨之所及也;在肌肤,针石之所及也;在肠胃,火齐之所及也;在骨髓,司命之所属,无奈何也。今在骨髓,臣是以无请也。”居五日,桓侯体痛,使人索扁鹊,已逃秦矣。桓侯遂死。
解释下列语句中划线词语的意思。
①臣是以无请也是以:②桓侯故使人问之故:
③司命之所属属:④使人索扁鹊索: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语句。
①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
②扁鹊望桓侯而还走结合文章内容,用自己的话概括“桓侯遂死”的原因。(2分
)
阅读《出师表》(节选),完成下面问题。(共8分)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解释下列语句中划线词的意思。
(1)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简拔:____________
(2)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痛恨:____________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语句。____________
(1)陟罚臧否
(2)裨补阙漏结合选段,用自己的话说说诸葛亮选用人才的两个标准是什么。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1-15题
秦王坚①自河东还,以骁骑将军邓羌②为御史中丞③。八月,以咸阳内史王猛④为侍中、中书令,领京兆尹。特进、光禄大夫强德,太后⑤之弟也,酗酒,豪横⑥,掠人财货、子女,为百姓患。猛下车收⑦德,奏未及报⑧,已陈尸于市,坚驰使赦之,不及。与邓羌同志⑨,疾恶纠案⑩,无所顾忌,数旬之间,权豪、贵戚,杀戮、刑免⑾者二十馀人,朝廷震栗,奸猾屏气,路不拾遗。坚叹曰:“吾始今知天下之有法也!”(选自《资治通鉴》第22卷)
注释:①秦王坚:指前秦世祖符坚。河东:郡名。②邓羌:人名。③御史中丞:官职名。下文的“侍中”“中书令”“ 京兆尹”“特进、光禄大夫”均指官职名。④王猛:人名。⑤太后:符坚的伯母。⑥豪横:恃强横暴。⑦收:拘捕。⑧报:答复。⑨同志:志趣相同。⑩纠案:举发其罪,考问其实。⑾刑免:判罪免官。用“/”标出下面句子朗读时的停顿处。(1分)
秦王坚自河东还解释文中划线词的意思。(3分)
(1)为( ) (2)患( )
(3)市( )说说下面句子的意思。(2分)
吾始今知天下之有法也!用自己的话简要说说王猛严惩强德的原因。
读了选文,你对王猛有何评价?简要谈谈你的看法。
阅读下文,完成下面题目。
马说
韩愈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解释下列划线的词语。
①骈()死于槽枥之间②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
③执策而临()之④才美不外见()以下各组加点词意思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A.鸣之而不能通其意其真无马邪 |
B.以君之力策之不以其道 |
C.虽有千里之能虽我之死,有子存焉 |
D.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
翻译句子。
①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②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请谈谈你对“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这句话的理解。
阅读下文,完成小题
楚庄王欲伐越,庄子谏曰:“王之伐越,何也?”曰:“政乱兵弱。”庄子曰:“臣患智之如目也,能见百步之外而不能自见其睫。王之兵自败于秦、晋,丧地数百里,此兵之弱也;庄跻①为盗于境内,而吏不能禁,此政之乱也。王之弱乱,非越之下也,而欲伐越,此智之如目也。”庄王乃止。
故知之难,不在见人,在自见,故曰:“自见之谓明。”
【注释】①庄跻:人名。、解释下列划线的词语。
(1)楚庄王欲伐越 ( )
(2)政乱兵弱 ( )、以下对文中划线句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A.我智慧有问题就像我的眼睛,能看到百步之外的事物却不能看到自己的睫毛。 |
B.我担心人的智慧像睫毛一样有病,能看到百步之外的人却看不到他的睫毛。 |
C.我担心人的智慧就像他的眼睛,能看到百步之外的事物却看不到自己的睫毛。 |
D.我担心人的智慧就像他的眼睛,能看到百步之外的人却看不到他的睫毛。 |
、“庄王乃止”的行为可用文中“”一句话加以评价。
、这个故事引申出成语“目不见睫”,可用来讽刺那些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