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时事】材料一:当城市里一些家长在担心孩子会营养过剩的时候,中西部一些贫困山区的孩子还在为不能吃上午饭而发愁。这些学生每天上学来回要走4个小时的山路,中午常年吃从家中带来的土豆、苞谷饭、炒玉米,有些吃不上午餐,饿着肚子只能喝些生水,身高和体重严重不达标。对此,由邓飞等五百多位记者发起公募计划,倡议每天捐赠3元为贫困学童提供“免费午餐”。“免费午餐”自2011年4月2日启动以来,已筹募2000多万元,为77所学校1万多孩子提供免费午餐。材料二:2011年10月国务院启动实施“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中央每年拨款160多亿元,按照每生每天3元的标准为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提供营养膳食补助,普惠680个县市、约2600万在校学生。
(1)你怎样看待民间的“免费午餐“这项活动?
(2)国务院启动实施“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说明了什么?(4分?)
《柴静雾霾调查:穹顶之下》于2015年2月28日首发,当日播放近亿次,103分钟的视频剖析了给中国带来严重大气污染的燃煤和燃油存在的四大问题,引发高度热议,环保问题再次成为关注度最高的热门话题。
(1)【生活感知】列举你身边有哪些环境问题,并简要分析这些环境问题形成的原因。
(2)【理性分析】解决雾霾问题是一个长期的历史重任,需要和我国的中心工作紧密结合,请简单分析原因。
小康全面不全面,生态环境质量是关键。在距离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仅剩五六年时间的当下,74个重点城市中仍仅有8个空气质量达标,近1/3国土仍然水土流失严重,一成左右水体仍为劣Ⅴ类……环境问题已经成为实现全面小康的瓶颈问题。依法治国,是大势;依法治污,要强势。解决环境问题的基础是法治。
(1)我国解决环境问题的基本战略是什么?
(2)请列举两个有关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
我们党和国家实现科学发展的政治保证、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各是什么?
与道德、纪律等规则相比较,法律的特殊性表现在哪几个方面?
2014年8月7日,湖北省高级人民法院对刘汉、刘维上诉案依法公开宣判,维持一审对刘汉、刘维的死刑判决。此案的宣判,有力维护了市场秩序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上诉人的亲属、媒体记者、专家学者及各界群众200余人旁听了宣判。
(1)以刘汉为代表的“特殊公民”被绳之以法,说明了什么?
(2)从以刘汉为代表的“特殊公民”被审,我们青少年从中获得了哪些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