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所示是植物在红光照射下,Pf转变成Pfr,于是引起一系列的生化变化,激活了细胞质中的一种调节蛋白。活化的调节蛋白转移至细胞核中,并与rbcS和cab基因启动子区中的一种特殊的光调节因子相结合,调节基因表达合成RuBisCo全酶和类囊体膜上某种复合物LHCP的过程。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启动子的基本组成单位是 。若LHCP中有一段氨基酸序列为“一丝氨酸一谷氨酸一”,转运丝氨酸和谷氨酸的tRNA上的反密码子分别为AGA、CUU,则cab基因中决定该氨基酸序列的模板链碱基序列为 。
(2)SSU和LSU组装成RuBisCo全酶,说明RuBisCo全酶的合成要受 共同控制;从RuBisCo全酶的位置推断,RuBisCo全酶可能与光合作用的 过程有关。
(3)据图分析,II的分布场所有 ,II在mRNA上的移动方向是 (填“从左到右”或“从右到左”)。
下图中的甲、乙两图为一昼夜中某作物植株对CO2的吸收和释放状况的示意图。甲图是在春季的某一晴天,乙图是在盛夏的某一晴天,请据图回答问题:
(1)甲图曲线中C点和E点(外界环境中CO2浓度变化为零)处,植株处于何种生理活动状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甲图推测该植物光合作用强度最高的是________点,植株积累有机物最多的是________点。
(3)乙图中FG段CO2吸收量逐渐减少是因为________,以致光反应产生的______________ 逐渐减少,从而影响了暗反应强度。
(4)乙图曲线中间E处光合作用强度暂时降低,可能是因为_________。
图1是外界条件对植物细胞呼吸速率的影响曲线图,请根据图分析说明:
图1甲 乙
(1)从甲图可知细胞呼吸最旺盛时的温度在_______点;AB段说明:随温度升高,细胞呼吸____________;温度的作用主要是影响____________的活性。
(2)乙图中曲线Ⅰ表示____________呼吸类型。如果曲线Ⅰ描述的是水稻根细胞的细胞呼吸,那么在DE段根细胞内积累的物质是____________。曲线Ⅱ表示的生理过程所利用的有机物主要是____________。如果在瓶中培养酵母菌时,测定出瓶中放出二氧化碳的体积与吸收氧气的体积比为5:4,这是因为有的酵母菌在进行曲线Ⅰ所示的呼吸类型(假设两种呼吸作用的速率相等)
(3)由甲、乙两图可知,贮存水果时应选择的条件(低温,适温,高温,无氧,低氧,高氧)
下图示叶绿体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的部分材料和用具,据图回答:
(1)图中步骤①加入研钵内的物质:A____5Ml,作用是_______;B__________
少许,作用是研磨得充分;C______少许,作用是________。
(2)图中步骤②将研磨液倒入漏斗中,漏斗底部放有________。
(3) 图中步骤③剪去两角的作用是____________,划出的滤液细线的要求是_______________。
(4)图中步骤④中关键应注意____________;加盖的目的是
;色素带最宽的是_______;扩散速度最快的是________。
某地开发培育出一种水果,其果皮有紫色的,也有绿色的,果肉有甜的,也有
酸的。为了鉴别有关性状的显隐性,用紫色酸果植株分别和绿色甜果植株甲、乙进行杂交,
让一绿色酸果品种自交,结果如下表。请回答:
组合序号 |
杂交组合类型 |
F2的表现型和植株数目 |
|
一 |
紫酸×绿甜甲 |
紫色酸果210 |
绿色酸果208 |
二 |
紫酸×绿甜乙 |
紫色酸果0 |
绿色酸果280 |
三 |
绿酸×绿酸 |
其他果765 |
紫色甜果52 |
(1)两对相对性状中,显性性状是_____________,判断依据最可靠的是第_____组。
(2)如果用C、c和D、d分别代表该水果的果色和果味的基因,则亲本中紫色酸果、绿色甜果甲和绿色甜果乙的基因型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作出上述判断所运用的遗传定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下面是某类似白化病的遗传病的系谱图(该病受一对基因控制,D是显性,d是隐性)。据图回答:
(1)图中3和6的基因型分别为和。
(2)图中9是纯合体的机率是。
(3)图中12的基因型是。
(4)图中5基因型最可能是。
(5)若10和一个正常男子(其弟为患者)结婚,则他
们的子女患病的可能性是。
(6)若12和一个携带该病基因的正常女子结婚,
则他们的子女患病的可能性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