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18 分)
I.(每空2分,共10分〉
(1)小麦品种是纯合子,生产上用种子繁殖。控制小麦高杆的基因A和控制小麦矮杆的基因a是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小麦抗病的基因B和控制小麦補病的基因b是一对等位基因,两对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若要通过杂交育种的方法选育到能稳定遗传的矮杆抗病的小麦优良新品种,所选择亲本的基因型是______确定表现型为矮杆抗病小麦是否为理想类型的最简单的方法是______。
(2)育种工作者想从已有的杂合矮杆抗病小麦(aaBb)中选出纯合的矮杆抗病小麦.若逐代筛选淘汰不符合要求的植株,杂合矮杆抗病小麦(aaBb)为亲本,通过自交→洵汰→自交→淘汰……到第F2代时,表现型符合要求的植株中,b基因頻率为______。植物育种学家在研究生物的遗传规律方面比动物育种学家更容易的关键因素是______
(3)某研究性学习小组用适当的方法使小麦根尖细胞染色体的DNA全部被5H胸腺嚒啶脱氧核苷标记,然后转移到不含5H胸腺嘹啶脱氧核苷的培养基培养,观察细胞中每条染色体中染色单体的5H标记情况。转移到不含3H胸腺醣啶脱氧核苷的培养基培养后,第______次有丝分裂过程中每条染色体牛的两条染色单体都只有一条染色单体被5H标记。
II.果蝇是一种良好的遗传实验材料。果蝇的翅膀有长翅和残翅两种,眼色有红眼和白眼两种,分别由A、a和B、b两对等位基因控制。甲图为某果蝇的染色体及基因组成,将该果蝇与“另一亲本”杂交,后代的表现型及其数量关系如乙图,请分析回答:

(1)甲图所示的果蝇体细胞有丝分裂后期移向两极的染色体上的基因分别是______。
(2)若甲图所示果蝇的一个原始生殖细胞由于分裂异常产生了一个基因型为的配子,则同时产生的另外三个子细胞的基因型为______。
(3)分析甲、乙两图可知与该果蝇杂交的另一亲本的基因型为______,它们的子代长翅红眼雌蝇中纯合体占的比例为______ .

科目 生物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伴性遗传在实践中的应用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野茉莉花瓣的颜色是红色,其花瓣所含色素由核基因控制的有关酶所决定,用两个无法产生红色色素的纯种(突变品系1和突变品系2)及纯种野生型茉莉进行杂交实验,F1自交得F2,结果如下:

研究表明,决定产生色素的基因A对a为显性。但另一对等位基因B、b中,显性基因B存在时,会抑制色素的产生。
(1)根据以上信息,可判断上述杂交亲本中突变品系2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_____。
(2)为鉴别第Ⅱ组F2中无色素植株的基因型,取该植株自交,若后代出现有色素的植株,则其基因型为__________;Ⅲ组F2的无色素植株中的基因型有___________种。
(3)若从第Ⅰ、Ⅱ组的F2中各取一株能产生色素的植株,二者基因型相同的概率是________。从第Ⅰ、Ⅲ组的F2中各取一株能产生色素的植株,二者基因型相同的概率是
(4)进一步研究得知,基因A是通过控制酶A的合成来催化一种前体物转化为红色色素的。而基因B—b本身并不直接表达性状,但基因B能抑制基因A的表达。请在右上方框内填上适当的文字解释上述遗传现象。

萘乙酸(NAA)是生长素类似物,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广泛,其生理作用与浓度密切相关。下面是探究萘乙酸(NAA)对扦插枝条生根作用的最佳浓度范围的实验方案,请你进行适当的补充和完善。
(1)实验原理:萘乙酸与生长素一样,对植物生长的调节作用具有性。
(2)实验过程与方法:
①取材;取山茶花植株生长良好的半木质枝条,剪成5~7cm,每段插条芽数相同。
②实验:将插条分别用具有一定浓度梯度的奈乙酸溶液处理(如图1)8~12 h后,再将处理过的插条下端浸在清水中,置于适宜温度条件下培养,观察并记录实验数据。
③建模:根据实验数据,建立数学模型如图2

(3)结果分析与评价:
①数学模型是用来
②从图2中,可得出的结论是
③为了提高所建数学模型的科学性和可靠性,请改正图l所示的实验方案中一处明显的不足:
④若利用上述实验相同的方法,探究萘乙酸对葡萄插条生根作用的最佳浓度范围时,除第一组外其余各组均没有长出不定根,最可能的原因是

如左图装置为含水量较少的种子呼吸作用及植物光合作用实验图,右图中的曲线表示种子呼吸作用(实线)和植物光合作用(虚线)的强度变化过程。请回答:

⑴ 水平玻璃管P处气体的流动方向是,气体的这种运动是通过_______方式实现的。
⑵ 适当提高光照强度,此时叶肉细胞中C5瞬时将___________(升高、降低、不变)
⑶ t时刻,向装有种子的瓶内加入适量的水后,呼吸作用及植物光合作用曲线将发生怎样的变化?请在图中绘出变化曲线,并说明理由。理由:
⑷ 如果人为向玻璃罩中通入过高浓度的CO2时,光合作用强度将下降,可能的原因是
⑸ 为提高作物产量,有时将玉米和大豆间隔种植(间作),这种间作的好处有(说出两点即可)①

[生物——选修3:现代生物科技专题]
2011年,科学家将蜘蛛的相关基因导入山羊体内,创造出转基因山羊,使羊奶中含有一种独特的蛛丝蛋白。利用这种蛛丝蛋白制造的蛛丝纤维具有很高的强度和伸缩性。可制成防弹背心、降落伞绳等。下面是生产原理图,请回答问题:

(1)在①过程中用到的酶是,在②过程中用到的酶是
(2)将基因表达载体导入受体细胞常用的方法是。如果导入的受体细胞为体细胞,则③过程需要的技术操作是,重组细胞才具有发育的全能性。
(3)④过程所用的胚胎工程技术是,该过程所用培养液中通常含有葡萄糖、氨基酸、无机盐、维生素和等。
(4)进行⑤过程需要的技术操作是,最佳时期是
(5)进行⑥过程时,需要对供、受体母羊进行选择,并处理。

[生物——选修1:生物技术实践]
(1)测定亚硝酸盐含量操作程序是:
①配制溶液;②;③制备样品处理液;④___________。
泡菜发酵过程中产生的亚硝酸盐在盐酸酸化条件下,与对氨基苯磺酸的反应产物能与N-1-萘基乙二胺盐酸盐偶联成色化合物。
(2)固定化酶是从20世纪60年代迅速发展起来的一种技术。东北农业大学科研人员利用双重固定法,即采用戊二醛作交联剂(使酶相互连接),海藻酸钠作为包埋剂来固定小麦酯酶,研究固定化酶的性质,并对其最佳固定条件进行了探究。下图显示的是部分研究结果 (注:酶活力为固定化酶催化化学反应的总效率,包括酶活性和酶的数量)。

① 酶的固定化技术的应用最主要的目的是
② 从对温度变化适应性和应用范围的角度分析,甲图所示结果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③ 乙图曲线表明浓度为的海藻酸钠包埋效果最好。
④ 研究人员固定小麦酯酶不采用海藻酸钠直接包埋,而是同时用戊二醛作交联剂,这是因为
⑤ 根据介绍,科研人员所采用的固定化技术可用下图中的______表示。

(3)上右图为某同学利用海藻酸钠固定酵母细胞的实验结果,出现此结果的可能原因不包括________

A.海藻酸钠浓度过高 B.酵母细胞已经死亡
C.注射器中的溶液推进速度过快 D.注射器距离CaCl2溶液液面太近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