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于2011年10月15日至18日在北京举行。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决定》指出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日起,就既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传承者和弘扬者,又是中国先进文化的积极倡导者和发展者。我们党历来高度重视运用文化引领前进方向、凝聚奋斗力量,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不断以思想文化新觉醒、理论创造新成果、文化建设新成就推动党和人民事业向前发展,文化工作在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都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大作用。
请从文化生活角度阐述中国共产党为弘扬中华文化和民族精神所作的重要贡献。
在我国,公民享有广泛的政治权利和自由,作为公民要积极参与政治生活。
你认为在参与政治生活中,要坚持哪些基本原则?
火山爆发作为一种自然灾害,常常会给人类带来巨大灾难。冰岛火山灰导致的空中交通管制使航空工业面临困境,旅游、餐饮等其他行业也遭受牵连,并将对欧洲经济复苏造成负面影响。据估算,这场飞来横祸给国际航空业造成的损失已超过“9·11”事件,甚至于造成部分欧洲航空公司破产和重组。
请运用《哲学常识》的相关知识,谈谈人类应如何正确处理与自然的关系,以防范自然灾害的发生。
2010年4月14日,青海玉树发生了7.1级强烈地震,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积极组织抗震救灾。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等党和国家领导人亲临玉树灾区看望受灾群众,指导抗震救灾工作。地震发生以后,社会各界包括香港同胞、澳门同胞、台湾同胞纷纷捐款捐物,为受灾群众奉献爱心。
(1)请选择一项上述材料体现的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
A.物质和意识辩证关系的原理、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
B.事物是运动的、价值观的导向作用
C.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价值观的导向作用
(2)请运用你选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党和政府关注民生、体察民情的依据。
2010年4月胡锦涛在出席“金砖四国”领导人第二次正式会晤时发表讲话指出,我们四国政治体制、发展方式、宗教信仰、文化传统不尽相同,却能成为好朋友、好伙伴,这充分证明了不同社会制度可以相互包容,不同发展模式可以相互合作,不同历史文明可以相互借鉴,不同文化传统可以相互交流,顺应了和平与发展的时代潮流,体现了合作共赢的时代特点。(共17分)
(1)请回答唯物辩证法关于矛盾的观点有哪些原理?
(2)请运用两个矛盾的观点对上述材料进行分析说明。
某校高一学生在以“走进低碳生活、加强低碳合作”为主题的研究型学习活动中,收集、整理了大量材料,我们节选其中两则。
材料一:近年来,气候问题成为世界经济论坛年会G8会议、APEC会议和联合国大会的重要议题。在2009年12月召开的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上,美国和欧盟、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就2012年后如何降低温室气体排放等等问题交锋激烈。大会最后一刻,受到广泛批评的美国代表做出让步,使得应对世界气候变化问题相关协议得以通过。
材料二:中国政府本着对中国人民和全人类负责的态度,确定了减缓温室气体排放的目标:到2012年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至45%。同时,中国主张确立“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加强国际合作,共同应对气候变化。
(1)假如你代表小组汇报,你会如何阐释各国在降低温室气体排放等问题从“交锋激烈”到“达成协议”的缘由?
(2)请运用《政治生活》有关知识,谈谈国际社会如何就“走进低碳生活、加强低碳合作”问题进行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