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昼半球上各地太阳高度角为正值,在夜半球上为负值。北半球某地正午太阳高度为35º,子夜太阳高度为-75º,据此回答10~11题。
此地的纬度是
A.25ºN | B.30ºN | C.35ºN | D.40ºN |
此地直立地表的物体在日出、正午、日落时日影的朝向分别为
A.东南-正北-西南 | B.东北-正北-西北 |
C.西北-正北-东北 | D.西南-正北-东南 |
下图是“某地区1950~1980年人口增长图”,据图回答下列各题。30年间该地区
A.乡村人口增长了2000万人 | B.城市人口增长了500万人 |
C.总人口增长了两倍 | D.乡村人口增长了两倍 |
30年间该城市,城市化水平
A.大幅提高 | B.略有提高 |
C.没有变化 | D.略有下降 |
读“我国某区域各大城市的三级体系比较表”(下表),回答下列各题。关于城市等级的叙述,正确的是
A.寅>卯>辰 | B.卯>丑>子 | C.寅<丑<子 | D.丑<卯=辰 |
由表格可知,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城市人口数量与城市等级呈负相关 | B.经济实力与与城市等级呈负相关 |
C.城市面积与城市等级呈正相关 | D.城市人口数量与城市等级呈正相关 |
某市2005年末统计共有人口500万,2006年内共计死亡6万人,出生5万人,迁出2万人,迁入4万人。据此回答下列各题。2006年该市的人口自然增长率为
A.-0.2% | B.1.2% | C.3.8% | D.1% |
下列有关该市人口状况的叙述正确的是
A.该市人口总数在减少 |
B.从人口数量变化特征看,该市不可能位于中国 |
C.该市人口数量的变化以机械增长为主 |
D.该市的人口年龄出现老龄化 |
读“我国中部、东北部、西部、东部四大地区之间人口流动示意图”(下图),回答下列各题。下列关于各地区人口流动量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在四大地区中,人口净流入量最大的是东部地区 |
B.在四大地区中,人口净流出量最大的是中部地区 |
C.在四大地区中,相互之间人口流动总量最小的是中部地区与东北地区 |
D.在四大地区中,相互之间人口流动总量最大的是东部地区与西部地区 |
下列关于人口流动和人口迁移带来的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A.对迁出地区有积极影响,对迁入地区有消极影响 |
B.对迁出地区有消极影响,对迁入地区有积极影响 |
C.大量农村人口涌入城市,会制约城市经济发展并导致城市环境问题的产生 |
D.大量农村人口涌入城市,有利于加强农村与城市各方面的交流 |
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人口迁移流量增大,流向也明显变化的最主要原因是
A.国家改革开放政策的影响 | B.市场经济体制的影响 |
C.户籍管理制度的影响 | D.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
下表是“我国环境与人口信息表”,读表完成下列各题。表中代表我国环境人口容量的数据是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表中②③④数据值的差异,说明人口合理容量
A.只受人口消费水平影响 | B.与人口消费水平呈正相关 |
C.与人口消费水平呈负相关 | D.与人口消费水平无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