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图是鲁迅先生于1917年8月设计的北大校徽(后称“北大红”),刘半农戏称为“哭脸校徽”。其图案以篆体的“北大”二字构成传统的瓦当形象,下面的“大”字像一个人,上面的“北”字又像两个人,构成了“三人成众”的意象。下列理解不正确的是 
| A.体现了“以人为本”的办学理念 |
| B.承载了北大人“肩负重任”的理想与追求 |
| C.隐含了新文化运动的价值取向 |
| D.反映了“自由独立,兼容并蓄”的学术精神 |
陶片放逐法的实行,对威胁雅典城邦民主的人具有震慑作用,是雅典维护民主政治的有力武器。这一方法创始于()
| A.雅典城邦的初步形成时期 | B.雅典民主政治的奠基时期 |
C.雅典民主政治的确立时期![]() |
D. 雅典民主政治的黄金时期 |
《东京梦华录》记载“中秋夜,贵家结饰台榭,民间争占酒楼玩月,笙歌远闻千里,嬉戏连坐至晓。”材料描绘的最有可能是哪个时期人们过中秋节的情景()
| A.汉朝 | B.唐朝 | C.宋朝 | D.明 朝 |
有学者指出:“17世纪正是自然科学大踏步前进,开始改变人类的认识和思想的时期。”此时“自然科学大踏步前进”主要归功于()
| A.新航路的开辟 | B.文艺复兴运动 |
| C.启蒙运动 | D.工业革命 |
古罗马的法律对近代资本主义发展的重要贡献是()
①反对封建制度的武器 ②成为资产阶级立法依据
③推进资本主义的发展 ④奠定君主立宪制的基础
| A.②③④ | B.①③④ | C.①②④ | D.①②③ |
批判道学家“存天理、灭人欲”的说教,认为穿衣吃饭是“人伦物理”的说法应见于()
| A.《读通鉴论》 | B.《明夷待访录》 |
| C.《天下郡国利病书 | D.《焚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