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学显微镜是中学生最常用的实验仪器,根据下图回答问题。下图中7mm、0.5mm表示观察清楚时物镜与观察物之间的距离。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一表示显微镜的_______镜,在观察花生子叶细胞中的脂肪的实验中,应先用图中 镜观察。
(2)①一个细小物体若被显微镜放大50倍,这里“被放大50倍”是指该细小物体的
A.体积 B.表面积 C.像的面积 D.像的长度或宽度
②在观察中,③与④的显微视野中比较明亮的是 。
③若在低倍镜下发现有一异物,当移动装片时,异物不动,转换高倍镜后,异物仍可观察到,此异物可能存在于( )
A.物镜上 B.目镜上 C.装片上 D.反光镜上
(3)用显微镜观察标本时,一位同学在观察酵母菌细胞时发现视野右上方有一中间亮的黑边圆圈,于是想将它移到视野中央仔细观察,请根据以上叙述回答:
①中间亮的黑边圆圈是________________。
②换高倍镜观察前,要将黑边圆圈移动到视野中央,应将标本向________移动,这样做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通过资料查找发现:桐花树(红树的一种)幼苗在盐度为1%~3%的环境中生长较好。为探究桐花树幼苗的最适生长盐度是多少,该学习小组设计了以下实验方案。
(1)材料用具:生长良好、树龄相同的桐花树幼苗5株,培养瓶5个,3%NaCl溶液,蒸馏水,其他必需的器材若干。
(2)实验步骤:
① 将5个培养瓶按A~E分别编号。
② 在培养瓶中分别加入浓度梯度相等的1%、、3%的NaCl溶液。
③ ,按右图所示装置装配好。
④ 将装置置于适宜的的环境下进行培养。每天观察记录幼苗生长情况。
(3)实验记录。
(4)实验结果:4天后幼苗全部死亡,实验失败。
(5)结果分析:致使幼苗全部死亡、实验失败的主要原因在于实验方案有明显的设计缺陷,主要有:
① 从呼吸作用的角度分析,缺陷在于;
② 从营养供给的角度分析,缺陷在于;
③ 从实验设计科学性的角度分析,缺陷在于。
如图是一种可测定呼吸速率的密闭系统装置。
(1)关闭活塞,在适宜温度下,30分钟后,读取有色液滴向(左/右)移动的距离。
(2)为了使测得的有色液滴移动数值更准确,必须进行校正。校正装置的容器和小瓶中应分别放入、
(3)生活中发现,受到机械损伤后的樱桃易烂。有人推测易烂与机械损伤引起樱桃呼吸速率升高有关。请结合测定呼吸速率实验装置,设计实验探究机械损伤能否引起樱桃呼吸速率升高。
①实验变量:。
②实验假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实验步骤:
第一步:按装置图中所示进行操作,30分钟后,记录有色液滴移动距离为a。
第二步:
第三步:
④预期结果及结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基因型是AaBb的二倍体生物,在进行有丝分裂时,某时期图解如下图中甲图,请分析回答:
(1)图甲是表示细胞有丝分裂的期。
(2)该生物正常体细胞中有染色体条,DNA分子条;图甲所示细胞中有染色单体条。
(3)正常情况下,图甲中若①上有基因A,则②上有基因,原因是;若③上有基因B,则④上有基因。
(4)下面是动物细胞有丝分裂时染色体数(a)、染色单体数(b)和DNA分子数(c)的统计图。下列有关解释肯定不正确的是( )
A.①可以用于表示细胞分裂的前期 | B.①时染色体螺旋化程度最高 |
C.间期用②表示最恰当 | D.③表示细胞分裂完成 |
下面是有关光合作用的问题。
(1)请据图2回答:在有光条件下,停止供给CO2时,三碳化合物的浓度变化如图2的________;五碳化合物的浓度变化如图2的________。
(2)图3表示某绿色植物光合作用中光强度和氧气释放速度的关系。图4表示该植物在不同温度(和
)下,某一光强度时氧气释放量和时间的关系,请据图回答:
当图4纵坐标表示该绿色植物光合作用制造的氧气量时,则应是在光强度为________千勒克司下的测定值。当图4纵坐标表示该绿色植物氧气释放量时,则应是在光强度为________千勒克司下的测定值。
Ⅰ.下图是两种细胞的亚显微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图二中能被健那绿染液染成蓝绿色的结构是(填标号)。
(2)图一细胞中与合成和分泌抗体有关的具有膜结构的细胞器有(填标号)。
(3)图一中能将葡萄糖分解为水和CO2的结构是细胞质基质和(填标号)。
(4)图二细胞中能够合成葡萄糖的结构是(填标号)。
(5)图二能否用作“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材料? __,原因是。
Ⅱ.某实验小组为了探究细胞膜的通透性,将小鼠肝细胞在体外培养一段时间后,检测培养液中的氨基酸、葡萄糖和尿素含量,发现它们的含量发生了明显得变化(如下图)。请回答问题。
(1)由图可知,随培养时间延长,培养液中葡萄糖和氨基酸含量,尿素含量。由于在原培养液中没有尿素,推测其是的产物。
(2)培养液中的氨基酸进入细胞后,其主要作用是;被吸收的葡萄糖主要通过作用,为细胞提供。
(3)转氨酶是肝细胞内参与氨基酸分解与合成的一类酶,正常情况下这类酶不会排出胞外,若在细胞培养液中检测到该类酶,可能的原因是。
(4)由(1)和(3)可初步判断,细胞膜对物质的转运具有的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