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10分)
2006年世界锂离子电池总产量超过25亿只,锂电池消耗量巨大,对不可再生的金属资源的消耗是相当大的。因此锂离子电池回收具有重要意义,其中需要重点回收的是正极材料,其主要成分为钴酸锂(LiCoO2)、导电乙炔黑(一种炭黑)、铝箔以及有机粘接剂。某回收工艺流程如下:

(1)上述工艺回收到的产物有                           
(2)Li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      ,废旧电池可能由于放电不完全而残留有原子态的锂,为了安全对拆解环境的要求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碱浸时主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最后一步过滤应趁热过滤,原因是                         

科目 化学   题型 填空题   难度 较难
知识点: 晶格能的应用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新型高效的甲醇燃料电池采用铂为电极材料,两电极上分别通入CH3OH和O2,电解质为KOH溶液。某研究小组将两个甲烷燃料电池串联后作为电源,进行饱和氯化钠溶液电解实验,如图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
①甲醇燃料电池正极、负极的电极反应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闭合K开关后,a、b电极上均有气体产生,其中a电极上得到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电解氯化钠溶液的总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若每个电池甲醇用量为3.2g,且反应完全,则理论上通过电解池的电量为__________(法拉第常数F=9.65×104 C · mol-1列式计算),最多能产生的氯气体积为________L(标准状况)。
④若用该装置中的电解池精炼铜,在粗铜的电解过程中,粗铜板应是图中电极________(填“a”或“b”);在电极b上发生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氯气在298 K、100 kPa时,在1 L水中可溶解0.09 mol,实验测得溶于水的Cl2约有三分之一与水反应。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估算该反应的平衡常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列式计算);
(3)在上述平衡体系中加入少量NaCl固体,平衡将向________移动;
(4)如果增大氯气的压强,氯气在水中的溶解度将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平衡将向________移动。
(5)已知:H2CO3HCO3+ H+Ka1(H2CO3) = 4.45×10-7
HCO3CO32+ H+Ka2(H2CO3) = 5.61×10-11
HClO H++ ClOKa(HClO) = 2.95×10-8
请依据以上碳酸和次氯酸的电离平衡常数,写出在下列条件下所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将少量的氯气通入到过量的碳酸钠溶液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下图是金属镁和卤素反应的能量变化图(反应物和产物均为298K时的稳定状态)。则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是

A.MgI2中Mg2+与I-间的作用力小于MgF2中Mg2+与F-间的作用力
B.Mg与X2的反应是放热反应
C.化合物的热稳定性顺序为MgI2>MgBr2>MgCl2>MgF2
D.MgF2(s)+Br2(l)===MgBr2(s)+F2(g) ΔH=+600 kJ·mol- 1

依上图数据写出 MgBr2(s)与 Cl2(g)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已知A为淡黄色固体,T、R为两种常见的用途很广的金属单质,D是具有磁性的黑色晶体,C是无色无味的气体,H是白色沉淀,且在潮湿空气中迅速变为灰绿色,最终变为红褐色固体。

(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D:____________,R:_______________;
写出下列物质的电子式A:
(2)按要求写下列反应方程式:
H在潮湿空气中变成M的过程中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
B与R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D与盐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向沸水中加入W饱和溶液,可制得一种红褐色胶体,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

Ⅰ.已知下列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C(s) + O2(g)CO2(g) ΔH1 =" -393.5" kJ/mol
CH3COOH(l) + 2O2(g)2CO2(g) + 2H2O(l) ΔH 2 =" -870.3" kJ/mol
2H2(g) + O2(g)2H2O(l)ΔH 3 =" -571.6" kJ/mol
请计算2C(s) + 2H2(g) + O2(g)CH3COOH(l)ΔH 4 =
Ⅱ.在某温度下,物质(t-BuNO)2在正庚烷或CCl4溶剂中均可以发生反应:
(t-BuNO)22(t-BuNO)
该温度下该反应在CCl4溶剂中的平衡常数为1.4mol/L。
(1)向1 L正庚烷中加入0.50 mol (t-BuNO)2,10 min时反应达平衡,此时(t-BuNO)2的平衡转化率为60%(假设反应过程中溶液体积始终为1 L)。反应在前10 min内的平均速率为v(t-BuNO)=。计算上述反应的平衡常数K。(写出计算过程,计算结果保留3位有效数字)
(2)有关反应:(t-BuNO)2 2(t-BuNO) 的叙述正确的是________
A.压强越大,反应物的转化率越大B.温度升高,该平衡一定向右移动
C.溶剂不同,平衡常数K值不同
(3)通过比色分析得到40℃时(t-BuNO)2和(t-BuNO)浓度随时间的变化关系的几组数据如下表所示,请在同一图中绘出(t-BuNO)2和(t-BuNO)浓度随时间的变化曲线。

时间(min)
0
1
3
5
7
9
11
c(t-BuNO)2 mol/L
0.05
0.03
0.01
0.005
0.003
0.002
0.002
c(t-BuNO) mol/L
0
0.04
0.08
0.09
0.094
0.096
0.096


Ⅲ.甲醇燃料电池的电解质溶液是KOH溶液。则通入甲醇的电极反应式为。若通空气的电极上有32g O2参加反应,则反应过程中转移了______ mol e

目前世界上已证明“达菲”是治疗禽流感和甲型H1N1流感的良方。“达菲”的主要合成原料是我国盛产的莽草酸。从八角茴香中提取的莽草酸经过多次反应和其他工艺制成“达菲”颗粒。下图是莽草酸和“达菲”有效成分的键线式结构(楔形实线、虚线表示基团的立体结构)。

(1)“达菲”的相对分子质量为410.4,扣除H3PO4后的部分称为“自由基奥司他韦”。试求“自由基奥司他韦”的相对分子质量________;“自由基奥司他韦”能与磷酸结合,说明氨基具有________性。
(2)莽草酸中含有的官能团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名称)。
(3)下列有关莽草酸的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分子式为C7H10O5
②能使FeCl3溶液显紫色
③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
④l mol莽草酸与分别足量的Na和NaOH反应,消耗的Na和NaOH的物质的量之比为4:l
(4)莽草酸与C2H5OH发生酯化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
(5)莽草酸在浓硫酸作用下加热可得到B(C7H6O3),B的同分异构体中既含有酚羟基又含有酯基的共有______种,写出其中一种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