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知R2+离子核外有a个电子,b个中子。表示R原子符号正确的是
A.![]() |
B.![]() |
C.![]() |
D.![]() |
金属加工后的切削液中含有2%~5%的亚硝酸钠(NaNO2),是一种环境污染物。利用 NH4Cl溶液处理切削液,可使NaNO2转化为无毒物质。该反应分两步进行:①NaNO2 + NH4Cl == NaCl + NH4NO2;②NH4NO2 == N2↑+ 2H2O。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NaNO2由钠、氮、氧三种元素组成 |
| B.反应①为复分解反应,反应②为分解反应 |
| C.反应中,NaNO2中氮元素的化合价由+3最终变为零 |
| D.利用 NH4Cl 处理NaNO2最终转化为NaCl、NH4NO2、N2和H2O |
欲在实验室配置100 g 16%的氯化钠溶液进行选种,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 A.计算:需要16 g氯化钠,100 g水 |
| B.称量:用托盘天平称量所需的氯化钠 |
| C.量取:用50 mL量筒量取所需的水 |
| D.溶解:将称得的氯化钠倒入量筒溶解 |
下列“家庭小实验”不能达到预期目的的是
| A.用柠檬酸、果汁、白糖、水、小苏打等制汽水 |
| B.向洗净的碎鸡蛋壳中加入食盐水制二氧化碳 |
| C.用酒精浸泡捣烂的某些植物的花瓣制酸碱指示剂 |
| D.用塑料瓶、小卵石、石英砂、活性炭、膨松棉等制作简易净水器 |
下图是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反应物中有单质 |
| B.该反应为置换反应 |
| C.生成物的分子个数比为1:1 |
| D.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不变 |
某照相馆洗完胶卷底片中的废液含有少量的硝酸镁、硝酸银和硝酸铜,为回收利用资源和防止污染,该厂向废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铁粉,反应停止后过滤,向滤液中加入少量的稀盐酸,无沉淀产生,则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滤出的固体中一定不含有镁,可能含有铁和铜 |
| B.滤出的固体中一定含有银和铜,一定不含有铁 |
| C.滤液中一定含有硝酸亚铁和硝酸铜,一定没有硝酸银 |
| D.滤液中一定含有硝酸镁和硝酸亚铁,可能含有硝酸银和硝酸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