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F6是一种优良的绝缘气体,分子结构中存在S-F键。已知1molS(s)转化为气态硫原子吸收能量280kJ,断裂1molF-F 、S-F键需吸收的能量分别为160kJ、330kJ.则
S(s)+ 3F2(g)= SF6 的反应热△H为
A.-1780KJ/moL | B.-1220 KJ/moL | C.-450 KJ/moL KJ/moL | D.+430 KJ/moL |
分析如下残缺的反应:RO3-++6H+=3R2+3H2O。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元素R位于周期表中第ⅤA族 |
B.RO中的R只能被还原 |
C.R2在常温常压下一定是气体 |
D.若1 mol RO参与该反应,则转移的电子的物质的量为5 mol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SiH4比CH4稳定 |
B.O2-半径比F-的小 |
C.Na与Cs属于第ⅠA族元素,Cs失电子能力比Na的强 |
D.P和As属于第ⅤA族元素,H3PO4酸性比H3AsO4的弱 |
NaHSO4在熔融态或者溶于水时都存在的离子是:
A.Na+ | B.H+ | C.HSO4- | D.SO42- |
已知常温下氯酸钾与浓盐酸反应能放出氯气,现按右下图进行卤素的性质实验。玻璃管内分别装有滴有少量不同溶液的白色棉球,反应一段时间后,对图中指定部位颜色描述正确的是
① |
② |
③ |
④ |
|
A |
黄绿色 |
橙色 |
蓝色 |
红色 |
B |
黄绿色 |
橙色 |
蓝色 |
白色 |
C |
黄绿色 |
无色 |
紫色 |
红色 |
D |
无色 |
橙色 |
紫色 |
白色 |
“绿色化学实验”已走进课堂,下列做法符合“绿色化学”的是①实验室收集氨气采用图1所示装置 ②实验室中做氯气与钠的反应实验时采用图2所示装置 ③实验室中用玻璃棒分别蘸取浓盐酸和浓氨水做氨气与酸生成铵盐的实验 ④实验室中采用图3所示装置进行铜与稀硝酸的反应
A.②③④ | B.①②③ | C.①②④ | D.①③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