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材料一:普希金说“无论是多情的诗句,漂亮的文章,还是闲暇的欢乐,什么都不能代替无比亲密的友情。”
材料二:《圣经》中有许多交友的警句,如“好生气的人,不可与他结交;暴怒的人,不可与他来往,恐怕你效法他的行为,自己就陷在罗网里。”;“与智慧人同行的,必得智慧;和愚昧人做伴的,必受亏损。”
材料三:一面之交就拍胸脯给你许愿的人,慎交。因为:这样的人往往口惠而实不至。弄不好是拉住你,以便为他所用。
阅读材料,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亲密的友情只有通过交往才能建立和不断完善,请谈谈交往对我们生活产生的作用。
(2)材料二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3)根据第二问的答案和材料三内容的格式,完成以下内容。
①-----------------------------------------------------的人,不交。
因为:--------------------------。
②--------------------------------------------------------- 的人,少交。
因为:------------------------------。

科目 政治   题型 简答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学会选择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李斌成绩好,特别爱帮助人,又是班长。坐在他后面的小丽有问题就爱问他。班上有不少人说他们是一对,在背后指指点点,说些不好听的话。小丽觉得他们之间只是好朋友,并不是谈恋爱,但是又很怕同学说闲话,心情非常矛盾。
(1)你怎样看待李斌和小丽的交往?
(2)你认为他们还应该继续交往吗?为什么?
(3)你认为男女同学应该怎样正常交往?

进入青春期,青少年的心理充满矛盾,这是我们生理发育和心理变化过程中的正常现象。但如果处理不好,就会影响青少年的身心健康。中学生应怎样消除青春期的心理烦恼?

月有阴晴圆缺,人有喜怒哀乐。面对情绪的万花筒,我们希望能追寻到快乐。在成长的过成中,我们或高兴,或忧愁,或惊恐,或愤怒……为了让中学生了解情绪,学会调节情绪,以乐观的态度对待生活。为引导同学们合理掌握情绪,某班准备召开一次主题班会,请你参与并完成以下任务:
(1)请你为班会设计一个主题。2分
(2)请你分析:为什么我们会有情绪的变化?4分
(3)请你提供几种调节情绪的方法。6分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愤怒的学生。星期一,七年级的小李由于周末贪玩电脑没有好好完成作业,被老师叫出去狠狠地批评了一顿。晚上会到家里,刚打开电脑,又被妈妈训斥了一顿。小李的怒气立刻爆发了,猛摔自己屋的东西,躺在地板上大哭大闹,还不肯吃饭。母子关系骤然紧张,家里的气氛也没有往常那么温馨了。
材料二:愤怒的农民。在云南,从小生活在滇池旁边的普通农民张正祥,看着人们肆意的破坏滇池,美丽的滇池惨遭毁容。张正祥愤怒了!这一怒就是三十年,他义无反顾地同破坏滇池的行为作斗争。为此张正祥,被评为“2012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他的颁奖词这样写道:“生命只有一次,滇池只有一个,他把生命和滇池紧紧的绑在了一起。因为有这样的人,人类的风骨得以传承挺立!”
(1)结合材料,分析小李产生愤怒情绪的原因及危害。
(2)当我们愤怒的时候,确实需要发泄自己的怒火,结合材料一,谈谈我们可以避免那些错误的发泄途径。两个方面即可。
(3)愤怒只有破坏作用吗?请结合张正祥的事例评价愤怒的作用。

材料一:19世纪波兰钢琴家、作曲家肖邦,为了给祖国争光而出国深造。他出国时带了一捧祖国的泥土来怀念自己的祖国。后来肖邦客死他乡,临终前他嘱咐自己的姐姐一定要把他的心脏带回祖国,以表示他生前不能回到祖国,死后也要和祖国在一起。
材料二:爱国商人黄海伯,虽然在海外漂泊,可始终心系祖国,时刻想着为祖国建设作贡献。1990年,他不顾许多人的劝阻,毅然回国投资,对祖国繁荣昌盛充满信心。他的孩子在美国读书,回到家里,黄伯海要求孩子一定要说标准的普通话。他说:“我是要他记得,要自强自立,做一个个堂堂正正的中国人。”
(1)肖邦临死前要求一定要把自己的心脏带回国内,这说明了什么?
(2)黄伯海的爱国之情表现在哪些方面?
(3)读了以上材料,你有何感想?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