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謇就任农商总长后说:“謇意自今为始,凡隶属本部(农商部)之官业,概行停罢,或予招商承办,惟择一、二大宗实业……为一私人或一公司所不能举办,……规划经营,以引起人民之兴趣。余悉听之民办。”这段材料表明张謇主张 ( )
| A.停办官营工商企业 | B.鼓励发展民营工商业 |
| C.制定经济发展计划 | D.加强对民营企业控制 |
在下列文献中反映20世纪第一个十年中国历史发展方向的
唐诗、宋词、元曲是中国古代文化的瑰宝。词是一种新的诗歌体裁,句子有长有短,可以配曲歌唱。元曲主要是元杂剧,是一种在诗、词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包括说唱、音乐、舞蹈和完整故事情节的歌剧艺术。推动唐诗到宋词再到元曲发展的主要因素是
| A.城市经济的发展 | B.社会环境的变化 |
| C.统治政策的调整 | D.主流思想的演变 |
公元751年,唐朝军队在中亚败于阿拉伯军队,被俘往阿拉伯的士兵中有不少技术工匠,这次战役客观上促成了中、阿之间一次技术转移。这时中国传入阿拉伯的技术应该是
| A.造纸术 | B.活字印刷术 | C.指南针 | D.火药与火器 |
英国学者李约瑟在评论《九章算术》时说:“从它的社会根源来看,它与官僚政府组织有密切联系,并且专门致力于统治官员所要解决的问题,土地丈量、谷仓容积、堤坝和河渠的修建、税收、兑换率……‘为数学而数学’的场合极少。”由此可见我国古代科技的特点是
| A.重实用 | B.重理论 | C.重民众 | D.重实验 |
某书云;中国的“印刷术用于传播古老的观念,而不是新思想;火药加固了皇帝的统冶,而不是正在出现的诸民族君主的地位;指南针除郑和用于著名的远航外,并不像西方人那样用于世界范围的探险、贸易和帝国的建立”。作者旨在说明中国三大发明
| A.对西方科技产生了爆炸性影响 | B.未能推进中国社会根本性的变革 |
| C.指南针被郑和用于著名的远航 | D.改变了整个世界事物面貌和状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