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材料一:赔款2100万元,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需同中国商定……
材料二:赔款2亿两白银,允许其在中国开设工厂……
请回答:
(1)两段材料分别节选自什么条约?
(2)两个条约相同点都割让中国土地,分别是什么?
(3)两段材料分别给中国带来什么影响?

科目 历史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科索沃战争 中日建交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及秦孝公用商君,坏井田,开阡陌,急耕战之赏,……倾邻国而雄诸侯。……至于始皇,遂并天下。
—— 《汉书·食货志上》
材料二(见下图)

材料三列宁说:“在战争(指1919—1920年苏俄粉碎国内外敌人的武装干涉)结束的时候,俄国就像一个被打得半死的人……而现在,谢天谢地,他居然能够拄着拐杖走动了!”……这个结果是什么呢,结果就是把商品、货币、市场机制引进到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里面去,在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史上,这是一个重大的突破。
——《大国崛起》解说词
材料四“我们美国正在打一场伟大而成功的战争,这不仅仅是一种反对匮乏、贫穷与经济不景气的战争,而且是一种争取民主政治生存的战争。我们正在为挽救一种伟大而珍贵的政府形式而战,既是为我们自己,也是为全世界。”
——富兰克林·罗斯福
(1)材料一中的“商君”是谁?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分析商君的改革与“始皇”“并天下”的关系。
(2)请写出材料二中的人物在推进民主进程方面的主要措施及影响。
(3)材料三中俄国的变化得益于苏俄实行的什么政策?根据材料三指出“在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史上,这是一个重大的突破” 的理由。
(4)材料四中罗斯福所说的“伟大而成功的战争”是指什么?根据材料三概括指出罗斯福进行这场“战争”的主要目的。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两汉至唐代,中国的对外交通以陆上丝绸之路为主。入宋以后,特别是南宋,发生了划时代的变化——以海上丝绸之路为主了。
材料二郑和船队所到之处,以礼待人,尊重当地风俗;公平贸易,并将海外的先进文化与科技带回国内,因而为中国赢得了信誉和朋友。
材料三纵观中国历史,我国自汉唐始便是海洋强国,再到宋、元延续,直到明朝转折,清朝衰退,由海洋强国变为海洋弱国,其中教训深刻。
——2012年12月20日《南方日报》
材料四

(1)根据材料一指出中国对外交通发生了什么变化?请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
(2)写出郑和远航最远到达的地点。根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分析郑和远航的影响。
(3)材料三中“中国由海洋强国变为海洋弱国”的很重要的教训是清朝时期实行了怎样的对外政策?
(4)材料四所示的事件是什么?对欧洲的发展有哪些积极意义?
(5)以史为鉴,你认为我们应该从以上史实中吸取哪些经验教训?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后面问题。
材料一 1942年1月6日,罗斯福在致国会的国情咨文中说:“千百万中国人民在漫长的4年半里顶住了轰炸和饥荒,在日本武装和装备占优势的情况下仍然一次又一次地打击了侵略者。”一个多月后,他在一次“炉边谈话”中又说:“我们必须帮助中国进行现在的卓越抵抗和以后必然来到的反攻,因为这是打败日本的一个重要因素。”
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的标志是什么?罗斯福的“炉边谈话”与1942年1月1日签署的哪一“宣言”有关?
材料二 1943年2月,罗斯福在致斯大林的一封贺信中写道:“是你们制止了侵略浪潮,成为盟军反侵略战争的转折点。”
⑵“侵略浪潮”的罪魁祸首是哪三个国家?这里的“转折点”是指什么?
材料三全国人大常委会2月27日通过决定,将9月3日正式设立为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将12月13日设立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
⑶简要概括抗日战争取得胜利的根本原因及其意义。
材料四美国前总统罗斯福曾说过:“日本人是有史以来我见过的最卑鄙、最无耻的民族。”
⑷在中国近代史上,日本在哪一场战争后,通过不平等条约割占了我国的台湾及其附属岛屿?
⑸从中国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中,我们得到什么启示?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850──1990年美国经济实力在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中的比例变化曲线图

⑴20世纪30年代美国经济在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中所占比重下降,原因何在?美国政府采取了什么对策?该对策有何特点?
材料二社会主义究竟是什么样子,苏联搞了很多年,也并没有完全搞清楚。可能列宁的思路比较好,搞了个新经济政策,但是后来苏联的模式僵化了。——邓小平
⑵材料三中“僵化的苏联模式”的特点是什么?20世纪二三十年代斯大林领导苏联在经济建设方面取得了哪些巨大成就?
材料三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中国的经济体制基本采用苏联模式,经济建设取得过巨大成就,但也犯过“左”的或右的错误,社会经济逐渐丧失了活力。
⑶你知道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左”的错误有哪些吗?(至少答出两点,1分)
材料四经济特区的设立,是国家对外开放政策的重要步骤。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窗口和实验场,经济特区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⑷1980年,我国设立了四个经济特区,请列举出其中的两个。

2012年11月29日,习近平参观中国国家博物馆《复兴之路》展览时,向世界宣示“中国梦”:“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2013年3月17日,习近平在全国人大十二届一中全会上,再次畅谈“中国梦”:“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阅读下列材料,回答后面问题。
【梦回汉唐】

⑴上图反映的历史概念是什么
⑵写出唐朝时期对外交往的两个史实。
【近代梦碎】明清鼎盛时期的中国,仍然是世界强国。但清朝时期的农耕文明已经无法和西方的工业文明抗衡。1840年的鸦片战争及其后的列强入侵,使中国一步步沦为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国家,中华民族陷入苦难深重和极度屈辱的深渊。
⑶因清政府实行的什么对外政策,造成“清朝时期的农耕文明已经无法和西方的工业文明抗衡”。

⑷写出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深渊的条约的名称。
【艰难追梦】面对西方列强的侵略欺凌,中国各阶层无数仁人志士,经历了洋务运动、维新变法、辛亥革命的艰难探索,但富强之梦一次次破碎了。
⑸洋务运动虽然失败了,但它引领中国从黑暗的封建社会跨入了近代化曙光的门坎。请简要说明。

【梦现今朝】1921年中国共产党诞生后,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了。经过28年艰难探索,中国共产党终于找到了一条正确的革命道路,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又经过28年的社会主义探索和30多年的改革开放,终于踏上了社会主义建设的新道路。当前,国强民富、祖国美丽、人民幸福的中国梦初露端倪。
⑹“社会主义建设的新道路”,是以什么时间的什么事件为标志?
【梦想感悟】
⑺某校举办“同铸复兴路,共圆中国梦”主题活动,请你谈谈“我的中国梦,我的强国心”。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