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改革推动发展】
有学者认为:l9世纪中期以前,日本仍是一个封闭落后的国家,明治给新使它绝处逢生。19世纪末期,中国也掀起了一场救亡图存的戊戌变法运动,结果却失败了。
(1)19世纪中期,日本出现了哪些社会危机?
(2)为了摆脱危机,明治天皇实行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其中哪一措施具有明显的资本主义性质?
(3)这一系列改革措施为人类留下了很多成功经验,最值得中国借鉴的经验是什么?
(4)明浩维新使日本绝处逢生,戊戌变法在中国为什么失败?

科目 历史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戊戌变法 日本明治维新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材料一:综观18世纪末19世纪初期的中国科学技术,就是这样:在近代科学的园地里仍然是空白一片;在传统科学的发展中,则由于中西文化交流的中断……整个中国科学技术在封建专制主义的严重束缚下,走进了死胡同。在西方科学技术普遍繁荣的年代,中国科学技术却陷入了停滞状态,这对中国历史的发展,就不能不是一个极大的悲剧。
——《中西500年对比》
材料二:经过改革开放二十多年的努力,我国经济实力有了很大提高。二○○三年的统计资料表明,我国的国民生产总值接近十二万亿元人民币,在世界稳居第六。这为各行各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的提高,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现在中国的经济发展势头很好。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今后四年中国经济仍然会保持较高的发展速度,中国与世界发达国家的差距将进一步缩小,向全世界展示我们正在告别贫困落后、创造繁荣富强的生活。
阅读材料后回答下列问题:
(1)列举明朝以前我国领先世界的四项科技成果。
(2)18世纪末19世纪初,中国科学技术落后的原因什么?
(3)对比材料一、二不同的结果,你有什么感想?

阅读下列图片和材料:

材料一:图二的人物曾说:“台湾者,中国之土地也,久为贵国所距,今余既来索,则地当归我┄┄”。
请回答:
⑴图一事件中、图二中的人物分别是谁:
⑵图一中的人物所带领的船队最远到达什么地方?
⑶图二中的人物的主要事迹是什么?
⑷简述图一人物下西洋的历史意义?
⑸明代图一中的人物下西洋以后,为什么中国海外贸易停滞不前,国力日益衰退?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见下图:玄奘西行

材料二:鉴真盲目航东海,一片精诚照太清。舍己为人传道艺,唐风洋溢奈良城。
——郭沫若
材料三: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籍外夷货物以通有无。
——乾隆帝
请完成:
⑴材料一所示的唐代文化使者是谁?他要到哪里求取佛经?
⑵材料二中鉴真“航东海”的目的地是哪里?其中的“道艺”指什么?
⑶根据材料一、二指出唐朝时期的对外政策的特点?⑷材料三中的“天朝”是指哪个朝代?“天朝”推行的对外政策是什么?
⑸对比以上两种对外政策,你认为我们应该怎样以古鉴今?

如今,朝鲜半岛的局势在进一步升级,令一些爱好和平的人士不由得担心。曾经 20世纪上半期短短50年内发生的两次世界大战,给人类造成了深重的灾难和破坏,至今还令世界上爱好和平的人们悲痛和愤恨。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在下列虚拟的“第一次世界大战复习提纲”中,有4处错误,错误处用下划线标出并在相应的位置改正。

(2)在下列历史事件中,选择符合题意的选项分别填入“第二次世界大战大致过程示意图”中的相应空格内(只填序号)。
①日本偷袭珍珠港②诺曼底登陆③德国进攻波兰、英法对德宣战④《联合国家宣言》发表⑤斯大林格勒战役⑥日本签署无条件投降书
第二次世界大战大致过程示意图

通过学习两次世界大战的历史,你有何感悟?

生产力发展水平是衡量社会进步的根本标准。制度更新、科技进步和改革调整,都极大地解放了生产力,促进了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纵览世界巨变】
材料一 1688年的“光荣革命”,为英国的经济起飞和工业革命提供了一个有力的制度保证。——《大国崛起·英国》
材料二资产阶级在它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时代所创造的生产力还要多。——马克思
(1)根据材料一、二归纳近代英国崛起的重要因素有哪些?
(2)19世纪60年代,下列国家发生的改革,都废除了阻碍其经济发展的旧制度,产生了深远的历史影响,按要求完成下表。

国家
改革名称
废除旧制度
领导人
共同影响
俄国
1861年改革
A
亚历山大二世
B
日本
明治维新
藩制
封建身份制度
封建土地制度
明治天皇

【横观各国调整】
20世纪以来,苏俄、美国等通过改革调整,都促进了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材料三“我们计划……用无产阶级国家直接下命令的办法在一个小农国家里按共产主义原则来调整国家的产品生产和分配。现实生活说明我们错了。”——列宁
材料四 1933年底,著名经济学家凯恩斯在给美国总统罗斯福的信中写道:“如果您成功的话,新的和更大胆的方法在各处试行,而我们将以您就职的那一天作为新纪元的第一页。”——《大国崛起·美国》
(3)材料三中列宁为纠“错”而采取的措施是什么?此次改革调整有何特点?
(4)材料四中“新的和更大胆的方法”指的是什么?此次改革调整有何特点?
【探究发展真谛】
(5)上述材料给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带来哪些启示?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