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蛋白质由3条多肽链、N个氨基酸组成,下列关于该蛋白质说法正确的是
A.形成该蛋白质时产生了N个水分子 |
B.该蛋白质中至少含有N个肽键 |
C.该蛋白质中至少含有3个游离的羧基 |
D.合成该蛋白质至少需要20种氨基酸 |
下图是H7N9病毒侵入人体细胞发生免疫反应的某个阶段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图中①是吞噬细胞,②是在胸腺中成熟的T细胞 |
B.经过细胞①中溶酶体的处理,可以暴露病原体的抗原 |
C.该过程只出现在体液免疫过程中 |
D.物质③最有可能是细胞膜上的糖蛋白,图示过程体现了它具有识别功能 |
下图是人体内某些信息传递机制的模式图。字母A~E表示信息分子。数字表示相关的生理变化。据图分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信息分子C和E的基本单位都是氨基酸 |
B.B的分泌量受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和甲状腺激素的调节 |
C.图中D是淋巴因子,可促进浆细胞分泌抗体 |
D.①是重吸收作用加强,②过程有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
如图是下丘脑及其直接或间接支配的有关腺体之间的关系示意图(“+”表示促进,“﹣”表示抑制),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A.图中c为下丘脑,b为下丘脑直接支配的腺体 |
B.某种b的分泌物与a的某种分泌物在生理效应上表现为协同作用 |
C.a是机体调节内分泌活动的枢纽 |
D.c具有感受刺激和传导兴奋的功能,但不具有分泌功能 |
根据下图人体组织器官模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若器官为肝脏,则饭后血糖浓度A处高于B处 |
B.若器官为肝脏,则饥饿时血糖浓度A处低于B处 |
C.若器官为肾脏,则尿素的浓度A处高于B处 |
D.若组织为胰岛,则饭后胰岛素浓度A处高于B处 |
甲、乙、丙及NAA等四种植物激素的作用模式如下图,图中“+”表示促进作用,“-”表示抑制作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甲、乙、丙皆为微量有机物 |
B.甲、乙皆可促进果实成熟 |
C.乙、丙之间具有协同作用 |
D.甲、乙之间具有拮抗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