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大凡激烈变革和动荡的时代,总不免出现两种倾向:一种是要砸烂一切旧传统的革命倾向,一种是要维护旧传统的保守倾向。中国历史上符合这种现象的时期有( )
①公元前8世纪到公元前3世纪
②7世纪初期
③20世纪初期
| A.①②③ | B.②③ | C.①② | D.①③ |
欧洲人士对中国文献的翻译和介绍始于:
| A.15世纪 | B.16世纪 | C.17世纪 | D.18世纪 |
下列是古代中国地方行政制度的演变,其中排序正确的是:
| A.郡县制→分封制→行省制→郡国并行制 | B.分封制→郡国并行制→郡县制→行省制 |
| C.分封制→郡县制→郡国并行制→行省制 | D.行省制→郡县制→郡国并行制→分封制 |
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古代史上一次重大的社会转型期。这一时期出现了新的生产力,把农业经济提高到一个新水平。这一新的生产力以下列各项中哪些为代表:
①栽培谷物 ②驯养牲畜 ③犁耕技术 ④铁制农具 ⑤水利灌溉
| A.①② | B.③④ | C.①②③ | D.③④⑤ |
公元前453年,由3名贵族组成的罗马考察团前往希腊。经过近一年的考察
,他们认为雅典的政治制度是“外观的民主,实质的独裁”。这种说法的主要理由是:
| A.雅典的民主制度是一种直接民主制 | B.广大妇女不能参加城邦的公民大会 |
| C.向雅典城邦纳税的外邦人无选举权 | D.城邦的实权掌握在少数奴隶主手中 |
公元前6世纪,在世界文化发展中都出现了千古垂名的杰出人物。下列人物中属于这一范围的是:
①孔子 ②孟子 ③穆罕默德 ④悉达多
| A.①② | B.②④ | C.②③ | D.①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