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合下图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Ⅰ是验证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的实验装置 |
| B.Ⅰ和Ⅱ中负极反应均是Fe-2e-=Fe2+ |
| C.Ⅰ和Ⅱ中正极反应均是O2+2H2O+4e-=4OH- |
| D.Ⅰ和Ⅱ中分别加入少量K3Fe(CN)6溶液,均有蓝色沉淀 |
在烧杯中加入水和苯各50 mL,将一小块金属钠投入烧杯中。你可以观察到的现象是( )
| A.钠与水剧烈反应,反应产生的热量导致苯燃烧 |
| B.钠在水层中反应并四处游动,并且发出“啪啪啪”的声音 |
| C.钠在苯的液面上反应并四处游动 |
| D.钠在苯与水的界面处反应并可能作上下跳动 |
除去乙烷中混有的少量乙烯,应采用的简便方法是( )
| A.将混合气体通过氢氧化钠溶液 |
| B.将混合气体通过溴水 |
| C.将混合气体在催化剂条件下跟氢气反应 |
| D.使混合气体中的乙烯气体发生加聚反应 |
2005年1月14日,成功登陆土卫六的“惠更斯”号探测器发回了350张照片和大量数据。分析指出,土卫六“酷似地球经常下雨”,不过“雨”的成分是液态甲烷。下列关于土卫六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 A.土卫六上存在有机分子 |
| B.地表温度很高 |
| C.地貌形成与液态甲烷冲刷有关 |
| D.土卫六上形成了甲烷的气液循环系统 |
(10分)纤维素属于多糖,在稀酸的催化作用下,可以水解为葡萄糖。下面是某同学进行的“纤维素水解实验”步骤:①将一小团棉花放在试管中,加入3—5滴90%的硫酸,并且用玻璃棒小心地把棉花捣成糊状;②在酒精灯火焰上稍微加热,使之成为亮棕色;③在亮棕色溶液中加入2 mL新制备的氢氧化铜悬浊液,加热煮沸。可是该同学并没有观察到预期的实验现象。
请完成下列问题:
(1)写出纤维素水解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试分析该同学实验失败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补写出正确的实验操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该同学的实验步骤②后的亮棕色溶液中直接滴加硫酸铜溶液,然后滴加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这种操作能否观察到预期的实验现象?预期的实验现象是什么?
下列物质中碳元素含量最高的是( )
| A.甲烷 | B.乙烷 | C.乙烯 | D.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