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有关惩治腐败问题上,甲说:“不用管腐败问题,生产力水平提高了,腐败现象就自然没有了。”乙说:“一定要依法严惩严管腐败问题,抓一个腐败分子就杀一个。”丙说:“对腐败分子,要用‘德’和‘礼’来教育感化。”丁说:“要从平民百姓中挑选有能力的人去治理腐败。”上述四位同学的说法与儒家思想相吻合的是( )
| A.甲 | B.乙 | C.丙 | D.丁 |
战国时期墨家曾显赫一时,最深刻的社会根源是 ( )
| A.墨子主张“兼爱”、“非攻”深得人民拥护 |
| B.墨子主张选举贤能深得士人支持 |
| C.封建经济发展,小生产者队伍壮大 |
| D.新兴地主阶级支持墨子的主张 |
我国历史上完成奴隶制向封建制过渡的主要形式是 ( )
| A.战争 | B.变法 | C.争鸣 | D.统一 |
最能反映春秋社会发展的主要特征的是( )
| A.诸侯争霸 | B.铁器和牛耕的开始使用 |
| C.礼乐征伐自诸侯出 | D.私田的出现 |
商朝的灭亡形式确切的说属于( )
| A.亡于权臣 | B.亡于民族战争 | C.亡于属国 | D.亡于农民战争 |
春秋后期鲁国某贵族拥有土地300亩,另外新辟荒地200亩。按当时的规定,他应向国家交税的亩数是( )
| A.300亩 | B.200亩 | C.500亩 | D.100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