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人的生老病死都是苦的,苦的根源在于人的欲望。因此,只有消灭欲望,忍耐顺从,才能达到极乐世界。
材料二:宇宙间唯一的神是“真主”安拉……大家都应信仰“真主”,而不要信仰本部落的神。
材料三:救世主不久要下凡,拯救人类进入幸福的“千年之国”,因人有罪,信仰上帝并虔诚悔罪的人才能进入天国,否则要下地狱。
请回答:
(1)上述材料所反映的观点分别属于哪种宗教?
(2)请列出各教的创始人、创立时间、创立地点。
(3)宗教往往成为统治者维护统治的工具。说说其共同原因是什么?
(4)谈谈你对宗教问题的认识。
材料一:
材料二:诸侯不再听从天子的命令,天子反而依附于强大的诸侯。各诸侯国不断进行战争,强大的诸侯,迫使各国承认他的首领地位,成为“霸主”。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
材料三:自田和篡位称候,传两世,至威王,两败梁国(注:即魏国),桂陵与马陵……国势大盛。而其时,秦亦渐强。
——钱穆《国史大纲》
材料四: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
——《商君书》
材料五:变法修刑,内务耕稼,外劝战死之赏罚。
——司马迁《史记·秦本纪》
材料六:孔子的政治活动失败了,而孔子的教育事业却留下一个绝大的影响。
(1)图一和图二共同反映的是哪个朝代的历史?图二反映的是该朝代的什么政治制度?
(2)材料二反映的是哪个时期的政治变化?这一时期的第一个霸主是谁? 城濮大战后,谁又成为中原霸主?
(3)材料三中所说的“国势大盛”是指哪个诸侯国?指挥该国军队“两败梁国”的是哪位军事家?
(4)材料四和材料五反映的是我国古代哪次著名的变法运动?请你说说这次变法的主要内容。
(5)孔子是一位大教育家,他的教育思想有哪些?请你写出一个。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绵延不绝,成就辉煌,对人类进步做出了伟大贡献。阅读有关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如下图
材料二:“中华开国五千年,神州轩辕自古传。创造指南车,平定蚩尤乱。世界闻名唯有我先。”
——孙中山
(1)图一所示房屋主要分布在图二中的哪个地方?(用字母作答)
(2)主要粮食作物是粟,普遍使用磨制石器的原始居民位于图二中的哪里?(用字母作答)
(3)距今约70——20万年前,会使用天然火、过着群居生活的远古居民位于图二中的哪里?(用字母作答)
(4)材料二中提到的“轩辕”是指谁?他生活在什么地方?
材料分析题
材料一: “流毒于天下,则为害甚巨,法当从严。若犹泄泄视之,是使数十年后,中原几无可以御敌之兵,且无可以充饷之银。”
──《林则徐集》
材料二:“在地球的另一角落里有着一个人间奇迹,它叫夏宫。……人们的想象力所能创造的一切几乎神话性的东西都体现在这座宫殿中。……有一天,两个强盗闯入了夏宫,一个动手抢劫,一个把它付诸一炬。原来胜利就是进行一场掠夺。胜利者窃走了夏宫的全部财富。……之后,他们双双拉着手,荣归欧洲。”
(1)根据材料一判断文中所描述的物品是什么?由此事引发的战争对中国影响最大的是什么?
(2)材料二描述的事件是?这场战争爆发的原因是什么?
请你观察图中的人物,回答下列问题:
(1)你知道图中的三位历史人物是谁吗?(共6分每小题2分)
(2)他们各自的主要事迹是什么?(共6分每小题2分)
(3)请简单评价这三位历史人物
秦始皇和汉武帝都是我国封建社会前期杰出的封建统治者。他们都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加强中央集权统治,巩固了统一。请完成下列问题:
(1)比较秦始皇和汉武帝为加强中央集权统治、巩固统一而采取的措施,完成下表。
人物 |
政治上 |
经济上 |
思想文化上 |
军事上 |
秦始皇 |
创立封建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制度 |
A |
焚书坑儒;统一文字 |
B |
汉武帝 |
C |
将地方的铸币权和盐铁经营权收归中央,统一铸造五铢钱 |
D |
派卫青、霍去病反击匈奴 |
(2)秦始皇和汉武帝在加强思想控制方面各造成什么影响?
(3)请用一句话简要评价秦始皇和汉武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