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诺贝尔奖得主贝克特的剧本《结局》中,有这样一段:
儿子对父亲吼:“混帐!你为什么生下我?”
父亲:“我不晓得。”
儿子:“什么?你不晓得什么?”
父亲:“我不晓得生下的会是你!”
(1)这段对话说明了什么道理?
(2)儿子对待父亲的态度对吗?为什么?

科目 政治   题型 简答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爱因斯坦在童年时,他的叔叔故意给他出了五道难题,然后眯起眼睛挑战似的逗着爱因斯坦:“怎么样?敢试一试吗?”爱因斯坦先是瞪大眼睛,然后用充满稚气和自信的语气回答:“当然!”
阅读以上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材料表明童年的爱因斯坦具有一种什么样的心理品质?这种心理品质对爱因斯坦走向成功有什么作用?
(2)如果你想拥有这种心理品质,那么你应该怎么做?

《中共中央政关于研究改革收入分配制度和规范收入分配秩序等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明确指出:“要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公平,加大收入分配调节力度……,《在构建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中指出社会公平正义是和谐社会的基本条件……
(1)请你谈谈党中央高度重视分配问题有什么重要意义?
(2)我们应怎样维护社会公平?
(3)你打算怎样做一个有正义感的人?

材料一:一位父亲在给正在外地上大学的儿子的信中写道:“……①在家里,你照顾父母,体贴长辈,是父母眼中的好孩子;但你现在长大了……②作为一个有责任感的中国人,不可不想到国家兴衰。当今的中国需要一批有志青年,希望你……③你在努力学习的同时,在思想品德上应严格要求自己,将来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为国家和社会作贡献……
父亲信中三处划线部分分别提到了哪些责任?

三年前,她大学毕业,不顾家人的反对,毅然来到了这个偏僻的小山村,成为这里的一名支教老师。当她站在那个四处漏风的简陋教室,看着一张张纯朴的小脸时,她发现,她已不单单是一名教师,她是整个村子的希望。
去年冬天,母亲来了电话,希望她能够回来。但是,村子里只有她一位教师,如果她走了,谁来给孩子们上课呢?她选择了留下,留在了这个偏远的小山村,继续着她的责任。
没想到,几天后,她又接到了家人的电话——母亲去了!
她顿时泪流满面。“妈,我没有尽到责任……”
(1)文中的“她”有没有尽到责任,谈谈你的看法。(应分别作答,8分)
(2)日常生活中你是如何履行自己的责任的?(至少从三个方面举例,行为要具体可信)

为加强和改进来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某校积极开展“创诚信校园,做诚实学生”的活动,下面是该校调查小组对校园诚信状况调查的统计数据:
校园中“诚信”情况调查统计表(调查人数:50人)


撒谎
考试作弊
言而无信
从未出现
29
36
34
偶尔出现
15
10
13
经常出现
6
4
3

(1)统计表中的调查结果反映了什么问题?从个人的角度而言,诚信有何重要价值?
(2)对照上表情况,说说我们应该如何做一个诚实的人?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