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诺贝尔奖得主贝克特的剧本《结局》中,有这样一段:
儿子对父亲吼:“混帐!你为什么生下我?”
父亲:“我不晓得。”
儿子:“什么?你不晓得什么?”
父亲:“我不晓得生下的会是你!”
(1)这段对话说明了什么道理?
(2)儿子对待父亲的态度对吗?为什么?

科目 政治   题型 简答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中国未成年人网脉工程”于2012年4月发布的调查报告显示:①家长和孩子对互联网的评价仍有较大差异.家长对于孩子上网的态度依然保守;②约占70%的未成年人经常在社交网站公布个人信息,如姓名、年龄、手机号等;③有72.7%的未成年人在上网时遇到过不良信息。
(1)家长和孩子的观念为什么会存在差异?
(2)当家长和孩子产生矛盾时,作为孩子,应该怎么做?
(3)分别针对材料②和③回答:未成年人在上网时应核怎样保护自己?

材料一:

材料二:小鸟说:“我从天空中飞过,但天空中没有留下我的痕迹。”
泰戈尔说:“天空中没有留下我的痕迹,但我曾经飞过。”
(1)运用所学知识,结合漫画和材料二谈谈你从中得到哪些感悟?
(2)为什么要保持乐观的心态?

材料:2012中秋国庆八天长假,受首次全国高速公路免收道路通行费及部分景点下调价格等“利好”新政的影响,出游的市民创历史之最。然而不和谐的场面时有出现。在拥堵的高速公路上,有人乱扔垃圾,有人随地大小便,还有人在高速公路上掉头、逆向行驶、开霸王车。许多旅游景点,白色塑料袋、矿泉水瓶、纸巾、纸杯随处可见,多个景点“爆棚”,甚至发生冲突。
(1)材料中的游客应注意养成哪些好习惯?
(2)“习惯要靠习惯来征服”,请运用八年级上册所学知识,说明这句话告诉人们应如何养成好习惯?

“301”昆明火车站暴恐案、“4·23”新疆巴楚暴力恐怖事件、“430”新疆乌鲁木齐火车南站暴恐案、“506”广州火车站暴恐案、“522”新疆乌鲁木齐菜市场暴恐案、“615”新疆和田暴恐案、“621”新疆叶城县袭击公安机关暴恐案。少数暴恐分子的罪恶行破坏民族团结,严重威胁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受到法律严惩。
(1)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是什么?
(2)为维护民族团结,你打算怎么做?

小慧是八年级的学生,她的父母工作都很忙,工作单位离家也比较远,经常很晚才能回家。小慧中午在学校吃饭,晚上回家后便进入厨房做饭。爸爸妈妈下班回来时,小慧已经将饭做好了。 一天,吃完饭以后,小慧见劳累的爸爸躺在沙发上睡着了,便拿来毛毯,蹑手蹑脚地盖在爸爸身上,然后便去做家庭作业。
阅读上述材料,回答:
(1)从上述材料中你发现了小慧身上有哪些值得我们学习的闪光点?(至少两个方面,2分)
(2)人人都盼望着有个温馨的家。在家庭生活中,我们应该如何与父母相处?(四方面即可,8分)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