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2012中秋国庆八天长假,受首次全国高速公路免收道路通行费及部分景点下调价格等“利好”新政的影响,出游的市民创历史之最。然而不和谐的场面时有出现。在拥堵的高速公路上,有人乱扔垃圾,有人随地大小便,还有人在高速公路上掉头、逆向行驶、开霸王车。许多旅游景点,白色塑料袋、矿泉水瓶、纸巾、纸杯随处可见,多个景点“爆棚”,甚至发生冲突。
(1)材料中的游客应注意养成哪些好习惯?
(2)“习惯要靠习惯来征服”,请运用八年级上册所学知识,说明这句话告诉人们应如何养成好习惯?
材料:“陪读”是现在一常见现象,从小学到大学,我们都能发现“陪读”家长的身影。
记者:你愿意把家搬过来陪女儿上大学吗?
家长:其实我不愿意把家搬过来。但我女儿身体不好,经常吃中药,怕她弄不好,也只有随她来了。
记者:为什么不让您女儿学着自己动手呢?
家长:原来我和她爸也商量让女儿学着独立,可女儿一听说我不陪她上学就哭了,并称我不来,她就不来上学了。
(1)照此发展下去,材料中女孩的未来生活会是怎样的呢?
(2)结合材料,谈谈你想对“陪读”的父母说些什么?(请至少答出三点,6分)
阅读下列两则新闻,分析各自体现的道理及对我们的启示。
新闻一:近年来,某市城乡居民收入结构发生显著变化,收入来源日益多元化。城乡居民以前主要是工资收入,但从近几年的发展趋势看,经营企业、外出务工、利息股息等收入的比例上升,成为居民收入增长的亮点。
新闻二:我国民族自治地方的面貌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民族地区的经济实力、基础设施、城乡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民族地区的地区生产总值、财政收入的增长速度,高于全国平均增速,综合经济实力大幅提升。
新闻一:
道理:
启示:
新闻二:
道理:
启示:
材料一:2014年12月2日,经传统村落保护发展专家委员会评审认定,住房城乡建设部、文化部、国家文物局、财政部、国土资源部、农业部、国家旅游局等7部局联合公布了第三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全国共有994个村落榜上有名,我省46个村落跻身其中。合肥、芜湖、铜陵、滁州四市均有村落入围,实现“零突破”。合肥市入选的村落为巢湖黄麓镇洪疃村。
材料二:传统村落承裁着文化血脉和历史荣耀。然而,分散在各地的传统村落正面临快速衰落甚至消失的可能,很多有价值的民俗文化和传统技艺几近失传,加强传统村落保护刻不容缓。
结合上述材料,运用所学知识,思考下列问题:
(1)开展中国传统村落评选活动意义何在?(两个方面即可。3分)
(2)加强传统村落保护,你有哪些设想?(三个方面即可。3分)
材料一:李想从小就立下大志,将来要当这个家,那个家,但进入初中以来,李想总觉得自己的能力上不如这个,不如那个。
材料二:“你看,王艳反应真快,老师一提问题,还没等说完,她就举手回答,而且答得相当精彩。”“为什么我的记忆力不好,老是丢三落四。” “陈明好活跃,人际交往能力特强,同学们都很喜欢他。”“我家对面的男孩聪明极了,参加全省数学竞赛获得一等奖,真叫人羡慕。”
阅读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李想在自我认识方面存在着一定的偏差,你能告诉他应该从哪些方面来正确认识自我吗?
(2)假如你是李想的好朋友,请你告诉他应如何才能完善自我?
材料:班集体像一个大火炉,班里的同学则像一块块煤炭。大家要想得到火炉的温暖,就必须将自己点燃放进去。煤炭越多,烧得越旺,那么班集体也就越温暖。温暖的班集体不是别人赐给的,也不会从天上掉下来,它是靠全班同学的热情和爱汇集起来的。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你希望生活在怎样的班集体中?
(2)流沙不能聚成塔,建材的团结能够建起高耸的大厦。一个有凝聚力的班集体的形成靠的是什么?
(3)想一想,为把我们班变成优秀的班集体,你准备做什么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