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舟曲县持续半年干旱后,2010年8月7日山区突降暴雨,发生特大泥石流灾害。图甲为“泥石流发生时应急逃生示意图”,图乙为“等高线地形示意图”(实线为等高线,虚线为泥石流路线),读图完成7~8题。
舟曲特大泥石流发生的主要原因有 ( )
| A.持续干旱是引发泥石流的根本原因 |
| B.不合理的人类活动是造成泥石流的直接原因 |
| C.地势低洼且起伏小,易受洪涝影响 |
| D.暴雨导致岩体崩塌、滑坡,形成大量碎屑物质 |
若泥石流发生时有人位于图14中O点,合理的逃生线路有
| A.②③ | B.③④ | C.①② | D.①④ |
2012年1~5月份南方多省市遭遇干旱,6月3日后,长江中下游地区出现了较强降水过程,部分旱区变为涝区。专家称大气环流改变是旱涝急转的主因。据此回答小题。南方地区发生旱灾的主要原因有 ( )
①属于湿润地区,农业用水量大 ②降水较常年同期偏少
③属于干旱地区,水资源不足 ④气温较常年同期偏高,蒸发量大
| A.②④ | B.①④ |
| C.②③ | D.①③ |
下列因素与长江流域发生的洪水有关的是 ( )
①流域的地理位置 ②流域的形状
③流域面积的变化 ④干支流分布特征
⑤流域的气候特征 ⑥长江下游森林植被破坏严重
⑦围湖造田 ⑧上游河道“九曲回肠”
| A.①②④⑤⑥ | B.③④⑤⑥⑦ |
| C.①②④⑤⑦ | D.②④⑤⑦⑧ |
防治城市内涝的措施有 ( )
①兴建污水处理厂 ②疏浚河道 ③加强道路建设 ④完善排水系统
| A.①② | B.①③ |
| C.②④ | D.③④ |
下图为某地地质剖面图,图中1、2、3、4、5、6为地层编号,表示地层由老到新。据此判断小题。
若图中①处与②处的相对高度为10米,图中所示的沙丘为流动沙丘,为了治理沙漠化应该在哪里植树种草最合适 ( )
| A.① | B.② |
| C.③ | D.④ |
若图中4号地层为含油层,则开采石油的最佳地点是 ( )
| A.① | B.② |
| C.③ | D.④ |
当地时间2011年4月13日,一场强力的沙尘暴从邻国伊拉克袭击了伊朗20个省,导致伊朗天空变成红色,能见度降低,部分地区能见度只有50米。居民十分担心当地的空气质量,部分政府机构停止办公,学校宣布暂时关闭。据此回答小题。与此次沙尘暴的发生无关的是 ( )
| A.干旱天气加大了沙尘暴发生的机率 |
| B.与邻国伊拉克采伐森林和沙漠化加剧有关 |
| C.该时期本地区大风天气频繁 |
| D.与伊拉克大量石油开采有关 |
沙尘暴发生时,对哪一种运输方式影响最小 ( )
| A.公路运输 | B.航空运输 |
| C.铁路运输 | D.海洋运输 |
伊朗沙尘暴发生时期,也是我国西北部沙尘暴的多发季节。我国沙尘暴和伊朗沙尘暴相同的是 ( )
| A.沙尘来源相同 | B.灾害损失相同 |
| C.成因机制相同 | D.对空气质量影响相同 |
在山区公路和铁路道旁经常可以看到如下图所示的工程建设。据图完成小题。
图中的防护工程主要是针对下列灾害中的 ( )
①地震 ②滑坡 ③泥石流 ④崩塌 ⑤山洪
| A.①②③ | B. ②③④ |
| C.②③④⑤ | D. ①②③④⑤ |
图中边坡上网格状装置的主要功能是 ( )
| A.加速径流 | B.保持水土 |
| C.促进蒸发 | D.美化环境 |
水资源开发利用率是指流域或区域用水量占水资源可利用量的比率。国际上一般认为,一条河流的合理开发限度为40%。而当利用率超过40%时,即表明严重缺水,可能制约经济发展,并导致社会稳定和环境安全问题。据材料回答小题。
| 世界平均 |
中国平均 |
河西走廊 |
塔里木河 |
准噶尔盆地 |
海河流域 |
|
| 水资源开发利用率 |
30% |
20% |
92% |
79% |
80% |
95% |
下列关于我国水资源开发的叙述,正确的是 ( )
| A.水资源可利用量高于世界平均值 |
| B.水资源最紧缺的地区是准噶尔盆地 |
| C.解决水资源问题的核心是提高利用率 |
| D.解决水资源问题的根本措施是调水 |
海河流域水资源开发利用率高于塔里木河流域的原因是 ( )
| A.降水总量小 | B.降水年际变化大 |
| C.浪费更严重 | D.水资源需求量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