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彬同学家新买了水龙头,从说明书上了解到该水龙头是铜质镀铬的。他想起在学习金属性质时用到的金属活动性顺序中没有铬,为了了解铬与常见金属铝、铜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的相对位置关系,进行如下探究活动。
【查阅资料】铬(Cr)是银白色有光泽的金属,在空气中表面能生成抗腐蚀性的致密氧化膜。铬能与稀硫酸反应,生成蓝色的硫酸亚铬( CrSO4)溶液……
铝是银白色有光泽的金属,能与稀硫酸反应,生成无色的硫酸铝溶液……
【预 测】三种金属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的相对位置关系:
①Cr Al Cu ②Al Cr Cu ③Al Cu Cr
【实验过程】取大小相同的三种金属薄片,用砂纸打磨光亮。(填表中空格)
|
实验一 |
实验二 |
实验三 |
实验 方案 |
![]() |
![]() |
![]() |
实验 现象 |
铬片表面产生气泡缓慢,溶液变蓝色。 |
___________________ |
铝片表面产生气泡较快。 |
结论 |
铬能和稀硫酸发生反应,反应速率较慢。 |
铜不与稀硫酸反应 |
_____________________ |
三种金属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的相对位置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回答问题】
(1)用砂纸打磨金属片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一所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小东提出用硫酸铜溶液代替上述实验中的稀硫酸也能得出三种金属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的相对位置关系,小燕认为不可行,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
(4)小清认为只要选用三种药品进行实验就可以得出三种金属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的相对位置关系,这三种药品可以是________________。
【归 纳】比较金属活动性强弱的方法有_____________(写一种即可)。
2014年央视 “3.15”晚会上曝出某品牌金饰品掺假的事件,引起同学们的好奇。小明同学拿来一片黄色的金属,和小军同学一起进行了相关探究活动。
【猜想】①小明认为是黄金 ②小军认为是铜锌合金
【设计实验】
实验编号 |
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 |
① |
取一小片黄色金属放在石棉网上用酒精灯加热 |
黄色的金属变黑 |
② |
取一小片黄色的金属放入稀硫酸中 |
【得出结论】
(1)由实验①可知,猜想(填序号)正确;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2)实验②中的现象是,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反思应用】假设你的观点和小军相同,请你选用一种类别不同于稀硫酸的试剂,再设计一个实验:取一小片黄色的金属放入溶液中,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是。
小明参观某养鱼池时,好奇的发现农民向养鱼池中撒一种淡黄色固体——过氧化钙,用来增加鱼池中的含氧量。
小明刚学完氧气的实验室制法,于是他想可否用过氧化钙制取氧气。
【提出问题】过氧化钙可否用于制取氧气?
【查阅资料】部分内容如下:过氧化钙(CaO2)室温下稳定,在300℃时分解生成氧气,主要用途可做增氧剂、杀菌剂等。
【猜想与验证】
(1)小明依据资料显示:加热过氧化钙可制取氧气。
实验装置 |
实验主要过程 |
![]() |
①检查装置气密性。操作如下:先将导管伸入液面下,用手紧握试管,观察到________,松开手后,导管口有液面上升。 ②加入过氧化钙,加热,当,开始收集氧气。 ③收集满一瓶气体,并将集气瓶(填“正放”或“倒放”)在桌上。 ④停止加热。熄灭酒精灯前,应______________。 ⑤检验气体。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实验结论:加热过氧化钙可制取氧气。
(2)小明联想到农民用过氧化钙增加鱼池中的含氧量,提出猜想Ⅱ.
猜想Ⅱ:过氧化钙与水反应可制取氧气。
实验装置 |
实验主要过程 |
![]() |
①检查装置气密性。 ②加入过氧化钙和水后,有少量细小气泡缓慢放出。 ③在导管口几乎收集不到气体。 该装置放置到第二天,集气瓶中只收集到极少量气体,振荡试管后仍有少量细小气泡缓慢放出。 |
实验结论:不能用过氧化钙与水反应制取氧气。
分析与反思:
虽然没有快速收集到大量氧气,但由此实验现象,小明推导出农民用过氧化钙做增氧剂的主要原因是 。
(3)小明希望对此实验进行改进,使该反应加快,你能帮他提出建议吗?
你的合理建议: 。
这些建议是否可行,还需进一步通过实验验证。
(某白色固体可能含有氯化钠、硫酸钠、碳酸钠中的一种或几种,现将该固体溶于水配成溶液后,甲同学进行了验证实验,过程如下:
(1)由甲同学的实验过程可知,该白色固体中含有 _________ .(填名称,下同)写出无色气体与澄清石灰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 .
(2)乙同学经过研究改换了上述实验中的①③两种试剂,除实验现象与甲同学的完全相同外,还将白色固体的成分确定了,则乙同学是把试剂①换成了 _________ ;把试剂③换成了 _________ ,该白色固体的组成 _________ .
下列除去物质中所含少量杂质的方法正确的是( )
选项 |
物 质 |
所含杂质 |
除杂质的方法 |
A |
CO |
CO2 |
将混合气体通过灼热的氧化铜 |
B |
NaCl |
泥沙 |
溶解、过滤、蒸发 |
C |
NaOH |
Na2CO3 |
加适量Ca(OH)2溶液,过滤 |
D |
Fe粉 |
Cu粉 |
加入足量稀硫酸,充分反应,过滤并干燥 |
某兴趣小组对食用纯碱和食用小苏打两种粉末进行以下探究,
[查阅资料]
名称 |
食用纯碱 |
食用小苏打 |
主要成分 |
Na2CO3 |
NaHCO3 |
酸碱性 |
水溶液显碱性 |
水溶液显碱性 |
热稳定性 |
受热不分解 |
270℃时完全分解为碳酸钠、二氧化碳、水 |
[实验探究]
(1)探究两者水溶液酸碱性的差异
小明分别向等浓度的两种溶液中滴入酚酞试液,发现两者都变色,但食用纯碱溶液中颜色更深,由此推测可能溶液碱性更强。小欢认为要比较两种溶液的碱性强弱,测定方法:。
(2)验证两种粉末的稳定性
在老师的指导下,该小组按如图1装置进行实验操作,观察到(填“甲”或“乙”)烧杯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试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装置中棉花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