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分)维生素C(简称Vc,又名抗坏血酸),易溶于水,易被氧化。人体缺乏Vc可能引发多种疾病。水果和蔬菜中含有丰富的Vc。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对它探究如下:
探究一:测定新买的饮料中Vc的含量。
【查阅资料】Vc能和高锰酸钾反应,使紫色的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设计方案】分别向盛有lmL等浓度高锰酸钾稀溶液的四只试管中逐滴滴加新买的果味饮料、苹果汁、梨汁和新配制的0.04%的Vc溶液,边滴边振荡,直至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实验数据】
【实验结论】分析数据可知,新买的饮料中Vc含量最高的是 ,含量为
(各液体密度上的差别忽略不计)。
探究二:蔬菜放置时间的长短对其Vc含量是否有影响。
【设计方案】请你用新鲜的黄瓜、放置一周的黄瓜、高锰酸钾稀溶液和必要的仪器设计实验方案: 。
【实验结论】按上述方案实验,根据 这一实验结果,分析得出蔬菜放置时间的长短对其Vc的含量有影响。
【实验反思】对比实验需要控制变量。在做探究二时,下列情况影响到测定结果的是 。
A.量取的高锰酸钾溶液的体积不同
B.新鲜黄瓜汁是其他班级用剩下的,而放置一周的黄瓜汁是当时榨的
C.没有用同一规格胶头滴管滴加
为控制大气中“温室效应”(CO2、CH4)气体的排放量,“低碳”正成为人们的共识。
(1)近几十年来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不断上升的主要原因是。
(2)生活中燃烧等物质的量的碳、一氧化碳、甲烷,最终排放出的二氧化碳的量(选填编号)
A.一样多 | B.碳多 | C.一氧化碳多 | D.甲烷多 |
(3)CO2常用来做灭火剂,但是遇到特殊物质时,CO2也能支持燃烧,写出镁条在CO2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该反应中做还原剂的是。
(4)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采用的实验原理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为;
若用左图制取CO2则碳酸钙固体应该放置的位置是,若用右图收集CO2则气体进入的导管口应该是(以上均用图中英文编号填写)。
(5)实验室利用澄清石灰水检验CO2时发生的化学方程式为。
实验室利用H2+CuOCu+H2O反应原理(实验装置见下图),测定水分子中氢氧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比值,实验室中制得的氢气中有少量水蒸气。则有关实验操作说法正确的是
A.只需要获得氧化铜粉前后的质量差 |
B.只需要获得无水硫酸铜前后的质量差 |
C.若没有“甲”装置,所得比值偏大 |
D.实验中一定要通入足量的氢气将氧化铜完全反应 |
某校化学课外兴趣小组的同学在研究性学习课上展示了一套如下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假设每步化学反应都完全,氧化铁样品中的杂质不参加反应).
查阅资料:草酸在浓硫酸存在时加热发生如下反应:
H2C2O4CO↑+CO2↑+H2O
通过讨论,同学们对这套装置有了多种认识.
(1)第一小组同学说:从实验安全和实验操作程序看,首先要 ,实验开始先加热A处,实验结束时,应先停止D处的加热;从环境保护角度分析,此装置存在的明显不足是 ;
(2)第二小组的同学说:其中B装置的作用除去CO2;装置C的作用是 ;用该实验装置可以检验一氧化碳与氧化铁反应的产物,E装置的作用 ;一氧化碳与氧化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实验室制取气体所需的装置如下图所示.
请回答以下问题.
(1)实验仪器a的名称是 .
(2)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用装置 (填字母序号)收集一瓶二氧化碳,将燃着的木条放在瓶口,若观察到 ,说明瓶中已充满二氧化碳.
(4)实验室常用无水醋酸钠和碱石灰的混合固体在加热条件下制取甲烷气体,发生装置应选用 (填装置字母).
有A~F六种无色的液体,已知液体E有咸味,其溶质可作为调味品,其余分别是稀盐酸、碳酸钠溶液、氢氧化钠溶液、氢氧化钙溶液、水中的某一种,请根据下面实验现象回答问题.
Ⅰ.将少量A分别滴入适量的B、C、D、F中,均没有明显现象;
Ⅱ.将少量B分别滴入适量的A、C、D、F中,C中有气泡出现,其余均没有明显现象;
Ⅲ.将少量D分别滴入适量的A、B、C、F中,均没有明显现象.
(1)液体E中的溶质是 .
(2)写出B滴入C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3)根据实验现象能判断出的液体是 .
(4)将少量C分别滴入适量的A、B、D、F中,写出观察到的现象 .
(5)对还没有确定的液体,下列几种鉴别方法中,正确的是 (填序号).
A.分别滴加稀盐酸B.分别滴加澄清石灰水C.分别滴加紫色石蕊溶液D.分别滴加无色酚酞溶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