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小题。
宿桐庐江寄广陵旧游 孟浩然
山暝听猿愁,沧江急夜流。 风鸣两岸叶,月照一孤舟。
建德非吾土,维扬忆旧游。 还将两行泪,遥寄海西头。指出这首诗前两联与后两联在情感表达上采用的不同手法。
颔联“风鸣两岸叶,月照一孤舟。”历来深受好评,请作简要赏析。
临江仙
徐昌图
饮散离亭西去,浮生长恨飘蓬。回头烟柳渐重重,淡云孤雁远,寒日暮天红。
今夜画船何处?潮平淮月朦胧。酒醒人静奈愁浓!残灯孤枕梦,轻浪五更风。
注:①浮生:一生。古人语“人生世上,虚浮无定”,故曰“浮生”。②飘蓬:飘浮无定之意。
1.上阕中“淡云孤雁远,寒日暮天红”两句写了哪些意象,流露出作者怎样的情感?请作简要分
析。
2.有人认为下阕中的“酒醒”后三句与柳永的《雨霖铃》“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有
异曲同工之妙。请结合诗句谈谈你的看法。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然后回答问题。
牧场弗罗斯特
我要出去清理牧场的泉源,
我只是想耙去水中的枯叶,
(也许我会等到水变清冽)
我不会去太久——你也来吧。
我要出去牵回那头小牛,
它站在母牛身旁,那么幼小,
母亲舔它时也偏偏倒倒。
我不会去太久——你也来吧。有诗歌评论家说,弗罗斯特的《牧场》表达的情感与陶渊明“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相似,你读出这个味道来了吗?请说一说。
诗歌中的“你”是诗人的妻子,诗歌两节结尾句都是“我不会去太久——你也来吧”,但语气和情感却有了变化。请说说你领悟到的这个变化。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然后回答问题。
一剪梅杨佥判
襄樊四载弄干戈,不见渔歌,不见樵歌。试问如今事若何?金也消磨,谷也消磨。《柘枝》①不用舞婆娑,丑也能②多,恶也能多。朱门日日买朱娥③,军事如何?民事如何?
注①《柘枝》:一种舞曲。宋时发展为多人队舞,宫乐有《柘枝》队。
②能:方言,如许、这等之义。
③朱娥:美女。从全词来看,这首词主要运用了什么手法?有何作用?请结合全词具体分析。
“军事如何?民事如何?”这两问其实在词中可以找到答案,请就词的内容具体回答这两个问题。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恶树①
杜甫
独绕虚斋径,常持小斧柯。
幽阴成颇杂,恶木剪还多。
枸杞因吾有,鸡栖②奈汝何?
方知不材者,生长漫婆娑。
注释:①此诗作于上元二年(761),时杜甫避安史之乱寓居成都草堂。
②鸡栖,树名,指皂荚树,树体高大。
(1)诗歌首联中“独绕”、“常持”四字前后相承,表达诗人怎样的情感?
(2)诗中“恶树”具有怎样的特点?诗人为什么写“恶树”?试从手法角度分析。
阅读下面两首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于长安归还扬州九月九日行微山亭
隋·江总
心逐南云逝,形随北雁来。
故乡篱下菊,今日几花开?
杂 诗(其二)
唐·王维
君从故乡来,应知故乡事。
来日绮窗前,梅花着花未?
注江总,南朝陈诗人。陈亡,仕于隋,后辞官南归,这首诗写于南归途中。
(1) 两首诗在思想感情上有何不同?请作简要分析。(4分)
(2) 两首诗的表现手法有何异同?请作简要分析。(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