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钟理在小说《原乡人》中写道,原乡人(是日本统治台湾时期,台湾同胞对中国大陆同胞的称呼)的血,必须流返原乡,才会停止沸腾!从哲学角度看(  )
①作者的感受不具有任何客观基础   ②作者反映的是认识主体的心理感受
③写作活动可以不遵循认识的一般规律④意识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

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①④
科目 政治   题型 单选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新型思维方法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庄子说:我和你辩论,你胜了我,我果真就错了吗?我胜了你,你果真就错了吗?究竟谁对谁错,在你我两人之间是无法断定的。请来第三者,也无法断定是非,因为第三者如果持有与你我相同的意见,他就没有资格断定;如果持有与你我不同的意见,也没有资格断定。这一观点的合理性在于它认识到()

A.真理有客观性,真理面前人人平等
B.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C.不能用一种认识去检验另一种认识是否正确
D.世界上只有尚未认识之物,没有不可认识之物

一位诗人曾用生动的语言表述了“错误”的自白:“我不是魔鬼,不是恶棍,每个喜欢探索和追求的人都是我终身相许的情人。我总是先给他们一分荒谬,两分不幸,再给他们三分收获,四分欢欣。”从这一自白中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①真理与谬误既对立又统一,谬误从反面推动真理的发展
②对认识的个体来说,犯的错误越多,所获得的真理就越多
③找出所犯错误的原因,意味着接近了真理
④谬误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转化为真理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013年12月14日21时11分,“嫦娥三号”在月球正面的虹湾以东地区实现软着陆。中国是世界上第三个独立自主实施月球软着陆的国家。“嫦娥三号”将开创人类月球探测史的多项“首次”,这表明
①我国的认识和实践能力不断增强 ②实践是客观物质性的活动 
③实践具有社会历史性特征 ④事物的规律在实践中不断得到修正和完善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这首诗蕴含的哲理是

A.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 B.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
C.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D.事物的运动是相对的,事物的静止是绝对

近来,湖北巴东发生地震,湖北各地都有震感。地震的频繁发生让民众产生恐慌情绪。有关专家指出:“地球一直处于‘震动状态’, ‘震动’是地球的常态。”从现有研究水平来看,根据已有的历史地震资料,进行中长期的地震预报是完全可能的。上述材料蕴含的哲理是()
①运动是绝对的、无条件的 ②思维与存在具有同一性 
③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 ④运动是物质的唯一特性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