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2011年1至10月全国财政支出部分与2010年同比一览表可见,国家财政
项目 |
教育 |
医疗卫生 |
社会保障和就业 |
同比增加(单位:亿元) |
3566 |
1563 |
2013 |
增长率 |
28.4% |
32.5% |
22% |
A.具有促进资源合理配置的作用 B.支出增加会导致财政赤字的增加
C.促进了国民经济平稳地运行 D.促进了社会公平、改善了人民生活
过去说到雾,很诗意,中国的诗画之美,不少靠雾来表现。现在,一提到雾,就想到雾霾、污染、PM2.5。据此回答下列问题。由“雾”到“雾霾”,“雾”的意象被彻底改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雾“意象的变化体现了认识的反复性 | B.“雾“的意象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 |
C.“雾“意象的变化源于人的意识的变化 | D.“雾“的意象是意识建构的人为事物联系 |
李克强说,向雾霾等污染宣战,不是说向老天爷宣战,而是要向我们自身粗放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宣战。这表明()
A.顺应社会发展规律就能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
B.向污染宣战需要从根本上变革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 |
C.改善生产与生活方式有助于消除人与自然的斗争性 |
D.尊重自然规律,按自然规律办事,是治污成功的关键 |
经济建设与生态建设的协调发展,通俗地讲,就是要金山银山和绿水青山。某地在实践中对这“两座山”关系的认识经过了三个阶段:一是用绿水青山去换金山银山;二是既要金山银山,也要保住绿水青山;三是绿水青山本身就是金山银山。这一认识过程()
①每一阶段的特点相同②是一个由浅入深的发展过程
③是一个圆圈式的循环运动④经过实践和认识的多次反复达到了更高境界
A.①③ | B.①④ | C.②③ | D.②④ |
中国早期的时空观念与古代农民的农舍和劳作有关,农舍是他们的生活世界,他们从农舍得到空间观念。“日出而作,日入而息”,他们由农舍中出入而得到的时间观念。这表明
①中国早期的时空观念来源于主观想象②中国早期的时空观念是农业文明的产物
③时空观念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像④时空观念对社会生活起了决定性作用
A.①② | B.①④ | C.②③ | D.③④ |
“PX”即对二甲苯,其毒性跟酒精差不多。可是有人却出于某种目的,将百度百科词条中“PX”的毒性由“低毒”改成“剧毒”。清华大学化工系学生发现这一情况后,连续6天日夜坚守,36次修正被反复篡改的词条,在网络上成功捍卫了“PX”低毒属性这一科学常识。这场特殊的科学保卫战表明()
A.认识的发展具有反复性和无限性 | B.正确的认识必须经过实践的检验 |
C.正确的价值选择往往因人而异 | D.做出正确的价值选择必须坚持真理 |
漫画《如此创新》启示我们,在创新活动中要()
A.解放思想,与时俱进 | B.批判继承,自我否定 |
C.挑战传统,标新立异 | D.实事求是,尊重规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