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统一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发展的主流。努力促进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历来都是我国人民共同的愿望和历史发展的潮流。结合所学知识,请回答:(共8分)
(1)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封建国家为加强对地方的管辖,采取了什么措施?(1分)
(2)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但自明清以来台湾与大陆曾经几次分离。目前大陆与台湾的现状与解放战争中的哪次战役有关?当前我国政府为解决台湾问题提出了什么方针?(2分)
(3)自唐朝到清朝是我们中华民族发展历史上的重要时期,这一时期民族融合形式多种多样。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表格(各举一例史实):(4分)

时期
民族融合的形式
具  体  史  实

和亲
 

民族迁徙
 

册封]
 
设置管辖机构
 

(4)新中国成立后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什么

科目 历史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较难
知识点: 西部大开发战略 蒙古灭西夏与金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德国,这片土地饱受古典音乐的侵润滋养,散发着古典哲学的理性光芒。这里曾经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发祥地,以现代大学和科技发明闻名于世,也曾经是两次世界大战的策源地,以惊人的破坏力,伤害了世界,也伤害了自己。
材料二:11月7日,晚9点45分,伴随着一门大炮发出的一声怒吼,世界历史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掌握的政权——苏维埃政府诞生了!二十年间,在这个政府的领导下,一个贫穷落后的农业国,奇迹般地变成了一个工业化强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他们以巨大的牺牲力挽狂澜,为维护世界和平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以上材料摘自《大国崛起》解说词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英语交响曲》是德国哪一位伟大音乐家的作品?写出“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德国的一项重要科技发明。
(2)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德国属于哪一个帝国主义侵略集团?1933年,希特勒上台后建立了法西斯独裁统治,标志着哪一地区战争策源地的形成?
(3)以第一次世界大战为例,用史实说明材料一中德国是如何“以惊人的破坏力,伤害了世界,也伤害了自己”?
(4)根据材料二,世界历史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建立于哪一年?“二十年间,在这个政府的领导下”,形成的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被称为什么?
(5)列举材料二中“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他们以巨大的牺牲力挽狂澜,为维护世界和平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的两次重要战役的名称。

阅读下列材料(共12分)
美国这个国家的出现,虽然只有 230 年的历史,但却演绎了大国兴起的罕见奇迹。
材料一“美国的乔治·华盛顿多伟大呀!他亲自指挥了美国的独立战争,亲手建立了那个国家,亲自参与了第一部宪法的制定;但他只当了一届总统,为以后历届领袖做出了榜样。所以,美国只有在特殊的历史时期才能打破总统连选两任的法律。”
——胡耀邦(《快乐老人报》2013年5月23 日)
材料二在美国首都华盛顿,林肯纪念堂和华盛顿纪念堂遥遥相望。有人说,是华盛顿创立了美国,是林肯拯救了美国。在美国历史上惟一的这次内战中,拥有经济和人口的优势,更拥有道义和价值观优势的北方取得了胜利。林肯解放了黑奴,也维护了国家的统一。
——摘自《大国崛起》解说词
材料三罗斯福新政是在传统的自由放任政策再也不能适应生产力巨大发展的时候开辟的一条新的发展道路。其核心内容是用国家的力量扩大消费,调整供给与需求的矛盾,缓和社会矛盾。新的经济模式后来被一些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所借鉴。资本主义经过这一重大调整,获得了新的发展空间和活力。新政标志着资本主义告别自由放任时代,进入了政府大规模干预经济的时代。
——岳麓书社必修 2《经济成长历程》
材料四 1933-1937 年,罗斯福政府拨款 120 亿美元,用于筑路、造林、水利等工程,解决了数百万人的就业问题。1935 年,美国国会通过了《社会保险法》。它的内容包含:养老金制度;失业保险制度;向残废、无谋生能力者提供救济。
——岳麓书社《世界历史》九年级下册
回答:
(1)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概括华盛顿和林肯的历史贡献。(4 分)
(2)材料三表明罗斯福的“新政”开创了市场经济的新模式,它“新”在哪里?(2 分)“新政”在资本主义发展史上有何作用?(2 分)
(3)你如何评价材料四中“新政”在社会保障方面的措施?(4 分)

20世纪以来,世界风云变幻,促使国际格局的不断调整,某市九年级(1)班学生在对国际格局的变化进行探究时,遇到了以下问题,请你帮忙解决:
问题一:殖民主义时期的分赃格局
材料一:斯大林说:“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战胜国家,主要是英国、法国和美国建立了一种新的国际关系制度,即战后和平制度。”
(1)材料一中所说的“战后和平制度”是指什么?这一制度的实质是什么?
材料二

(2)材料二是在构建“战后和平制度”时签订的与中国有关的条约,以上两个条约对于中国问题的规定给中国带来怎样的影响?给我们的启示是什么?
问题二:霸权主义时代的两极格局
材料三“对欧洲或北美一个或数个缔约国武装进攻,应视为对缔约国全体之攻击。”
——《北大西洋公约》
(3)材料三是美国冷战政策在军事上的重要表现。对此苏联采取了什么应对措施?对世界局势有何影响?
问题三:多极化趋势下的和平与发展
材料四两极格局崩溃后,世界仍不太平,10多年间,美国到处插手别国事务,1998年对苏丹和阿富汗实施代号为“无所不至”的导弹袭击……2003年3月,美国又发动了伊拉克战争。
(4)根据材料四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两极格局崩溃后,世界仍不太平的原因有哪些?
(5)结合以上问题和所学知识说说促使世界格局不断调整的因素有哪些?

材料一:在议会上、下两院召开的全体会议上,决议请威廉和他的妻子玛丽共同统治英国,同时向他们提出一个要求:国王以后未经议会同意不能停止任何法律的效力,不经议会同意不能征收赋税……威廉接受了这些要求,继位英国王位,是为威廉三世。
材料二:认为这个大陆可以长期受任何外来势力的支配,这种想法是悖理的,违反事物常规的,也是不合历代先例的。甚至英国最有自信的人也不这样想。在这个时候,人们即使竭尽智慧,要不谈独立而保证这个大陆苟安一年,也是办不到的。和解在现今是个荒谬的梦想。
材料三:“14日,星期二,无事。”这是路易十六对1789年7月14日的描述。但是,路易十六认为无事的这一天,却成为一个改写法国历史的最重要的日子。这天,手持武器的巴黎市民攻占了巴士底狱,这是推翻专制统治最具象征意味的形式。由此开始,一场对法国乃至世界产生重大影响的革命发生了。
(1)材料一中的议会上提出的要求反映了英国确立了什么样的政治制度?
(2)材料二中“这个大陆”指的是什么?“可以长期受任何外来势力的支配,这种想法是悖理的”中的“外来势力的支配”是什么意思?在谁的领导下赶走了这个“外来势力”?
(3)材料三所述,“一场对法国乃至世界产生重大影响的革命”指的是什么?此次革命到底对法国乃至世界产生了怎样的重大影响?
(4)依据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简要指出世界近代史上欧美社会发展的主要趋势。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第二次工业革命同第一次工业革命相比较,科技创新有了更大的提高。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1)在能源方面,两次工业革命中最重要的发现分别是什么?有何意义?(4分)
(2)在交通运输方面,两次工业革命各有什么重大发明?有何意义?(4分)
(3)请你判断下述现象:
A.伦敦是著名的雾都,其原因之一与工业革命有关——伦敦为英国工业革命的主要发源地之一,工厂众多,烟囱林立,加上城市人口密集,家家都使用传统的壁炉。于是,烟与雾交集混杂在一起,形成著名的伦敦雾。这种说法正确吗?(2分)
B.1914年9月的一天,一位驾驶员认识到战争是残酷的游戏,拔出他的手枪,向一架飞过去的敌机射击,而不是招招手。此后不久,双座飞机的法国观测员开始携带步枪,但烈风和发动机的剧烈震动,大大地损害了他们的准确性。其他观测员带了砖块去扔德国的螺旋桨——甚至去扔驾驶员。有些观测员则用一筒筒的投箭——铅笔型的小钢箭——武装起来,去投掷敌机飞行员。……文中的战争指的是哪次战争?文中描述的现象会是真实的吗?为什么?(4分)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