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联解体过程中,“独联体”成立的历史背景不包括 ( )
A.叶利钦掌握国家大权 | B.苏共被排挤出政权 |
C.各共和国分离势力增强 | D.戈尔巴乔夫努力分裂联邦 |
右图是1957年周恩来总理看绍剧《阔天宫》后,怀抱演员小六龄童留影。这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科学和文学艺术领域出现繁荣象的一个缩影。出现这一繁荣局面的主要原因是
A.社会主义三大改造的完成 |
B.周恩来作《关于知识分子问题的报告》的推动 |
C.毛泽东提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 |
D.文艺工作者的积极性高涨 |
艺术创作反映了时代特征,右图《上山下乡光荣》可以
直接用于研究的主题是
A.三大改造和“双百方针”的贯彻 |
B.“三下乡”活动 |
C.“文化大革命”的历史 |
D.邓小平全面整顿思想 |
央视3套热播的《歌声飘过30年——百首金曲系列演唱会》,下列歌曲不可能入选其中的是
A.《在希望的田野上》 | B.《春天的故事》 |
C.《走进新时代》 | D.《我是公社小社员》 |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大力发展科技、教育和文化事业,虽历经曲折,却取得了丰硕成果。在国庆十周年电影展览中,共展出35部电影,其中大部分为l956年拍摄的,被称为“难忘的l956年”。你认为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双百”方针的提出 | B.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
C.文艺为无产阶级专政服务 | D.文艺界出现繁荣局面 |
下列对“双百方针”中“百家争鸣”的正确理解是 ( )
A.文学艺术上的不同形式和风格,可以自由发展 |
B.科学上的不同学派,可以自由争论 |
C.政治上不同派别进行争论,自由发展 |
D.类似于战国时期的众多学说的自由讨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