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以下是王老师在课前几天设计的“探究种子萌芽的外界条件”实验请你帮他一起完成。

想一想:
(1)1号瓶没有萌发,是因为      
3号瓶没有萌发,是因为        
4号瓶没有萌发,是因为       
(2)你认为2号瓶的设置有用还是没用                ?。如果有用的话,2号瓶的作用是                    ,原因是                               

科目 生物   题型 探究题   难度 容易
知识点: 种子萌发的条件和过程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某生物学习小组同学为探究馒头在口腔中发生的变化进行如下实验,根据实验现象回答有关问题:

试管
食物
加入物质
处理
温度
试剂
现象
1号
馒头碎屑2克
清水2毫升
搅拌
置于37℃温水中

碘液
变蓝
2号
馒头碎屑2克
唾液2毫升
搅拌
不变蓝
3号
小块馒头2克
唾液2毫升
不搅拌
变蓝
4号
馒头碎屑2克
唾液2毫升
搅拌
0℃
变蓝

(1)馒头在滴加碘液后变蓝是因为馒头中含有
(2)2号试管不变蓝的原因是
(3)能说明唾液对馒头由消化作用的两支试管是
(4)该实验可以形成 组对照实验。

在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时,进行了三组处理:
①将馒头碎屑与唾液放入1号试管中充分搅拌;
②将馒头碎屑与清水放入2号试管中充分搅拌
③将馒头块与唾液放入3号试管中不搅拌.试问:
(1)以“牙齿的咀嚼.舌的搅拌”为变量时,应选取 (填序号)两组作对照.
(2)以“唾液”为变量时,应选取 (填序号)两组作对照.
(3)若将3支试管都放入37℃左右温水中,5~10分钟后取出, 号试管中的物质遇碘后不变蓝.

在探究蚯蚓在什么样的物体表面爬得快这个实验中:
(1)探究的问题是:
(2)作出的假设是:
(3)为什么实验后要把蚯蚓放回大自然?
(4)在制定实验方案时,设计对照实验的目的是:

在做了“探究影响鼠妇分布的环境因素”实验后,请你回答下列问题:
(1)同学们在捕捉鼠妇是会发现,它们经常躲在什么地方?
(2)根据鼠妇的生活环境,你提出的问题是?
(3)实验时所用的鼠妇的数量是不是越多越好?为什么?
(4)在设计实验时,注意了使鼠妇的生活环境除外都保持相同,形成了两种环境的对照.
(5)实验中用了10只鼠妇而不用1只,为什么?
(6)实验完毕后,用过的鼠妇应该怎样处理?

某中学生物科技活动兴趣小组,在探究“口腔对淀粉的消化作用”时,进行了以下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

试管编号
1
2
3
馒头碎屑或块
碎屑适量
碎屑适量
馒头块适量
唾液有无
2ml唾液
2ml清水
2ml唾液
是否搅拌
充分搅拌
充分搅拌
不搅拌
保温
37℃水浴保温10分钟
加入碘液
2滴

(1)本实验共设计了 组对照实验。
(2)为了证明“牙齿的咀嚼,舌的搅拌”对馒头有消化作用,应选用 两只试管进行对照实验。
(3)实验结果是 号试管中的物质遇到碘液不变蓝,原因是
(4)37℃水浴保温10分钟的目的是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