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列材料:
李鸿章说:“中国文官制度比西方号,只是军事武器不如他们……西方人的大炮能攻能守,天下无敌。”后来,李鸿章在给别人的信中又说:“西方国家国土面积均不超过千里或数百里,可是每年国家的收入都以百万计,主要是收取煤铁、五金之矿、铁路、电报、人口等税收……中国如果不早点变法,向西方学习,以贫对富,以弱对强,没有不失败的。”
请回答:
根据李鸿章对待西方的态度判断其阶级派别。
文中李鸿章开始的观点是什么?采取了什么措施?
后来李鸿章的观点发生了什么变化?又采取了什么措施?
依照李鸿章的主张能使中国摆脱被侵略的命运吗?请谈谈你的观点。
材料:要拥护那德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孔教、礼教、贞洁、旧伦理、旧政治。要拥护那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旧艺术、旧宗教。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艺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
请回答:
(1)你觉得这段话是什么运动的主张?
(2)文中的“德先生”、“赛先生”分别指什么?
(3)该运动前期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4)你是怎样看待该运动的?
下面是20世纪初《安徽俗语报》发表的一篇文章的一部分:
“一更里,坐阑房,前思后想,思想起,家国事,好不羞惭。我中国受洋人,许多欺辱,既割地,又赔款,凌辱难堪。可怜我,百姓们,不知爱国,总说是国家强,与我何干。要晓得,国若危,家何能保……”
(1)列举19世纪90年代到20世纪初列强发动的侵华战争两次。
(2)从1840—1901年,中国失掉许多重要的领土,举两例加以说明。
(3)“可怜我,百姓们,不知爱国”中国人民在反抗外国侵略的过程中,涌现出哪些民族英雄?(列举近代两位)这些人的斗争给后人什么精神?
(4)用一句比喻性的成语概括“国若危,家何能保”的意思。
(5)这段话反映了当时作者的什么心态?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2005年4月26日至5月3日,中国国民党主席连战先生率团访问大陆,他在《答谢胡锦涛辞》中说:“诚如总书记刚才所讲,今天的聚会时国民党和共产党六十年来头一次,也是在两岸的情况之下和党见面交换意见高层次的一次,难能可贵。”
(1)连战访问大陆的第一站是南京,拜谒了中山陵。请问:中山陵是为了纪念谁而修建的?
(2)材料中“六十年”前国共两党最高层次的见面是指什么事件?当时国共双方领导人分别是谁?
(3)在历史上国共两党曾经有过两次合作,请问:国共两党第一次、第二次合作的开始和结束的标志分别是什么?( 8分)
2011年为迎接中国共产党90周年华诞,央视一套隆重播出了电视剧《中国1921》。前期内容重点播放了从南湖红船到八一枪声,从井冈号角到长征壮歌,从抗日烽火到建国大业的历史画面。请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在“南湖红船”上召开了什么重要会议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成立?这次大会确定党的中心工作是什么?
(2)“八一枪声”是在哪个地方打响的?有何历史意义?
(3)“长征壮歌”中被认为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的是哪一会议?
(4)“抗日烽火”中,国共两党重新合作,中华民族出现了空前团结抗战的局面。你知道这次合作形成统一战线的名称叫什么吗?试举出国民党在正面战场、共产党在敌后战场抗战的著名战例各一例。
(5)抗日烽火结束后,中国陷入全面内战时期,你知道全面内战爆发的标志性事件是什么吗?
(6)你能从电视剧前期的重点内容中得出什么结论或启示吗?
.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三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三十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由此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从那时起,为了反对内外敌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自由幸福,在历次斗争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毛泽东为人民英雄纪念碑撰写的碑文
请回答:
(1)碑文提出了中国近代史上的三个年代,你知道分别指的是哪一年吗?
(2)材料中提出的这三个时间,分别发生了什么重大历史事件?
(3)这三个历史事件分别对当时的中国产生了怎样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