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文言文,完成小题。每题3分。
杜畿字伯侯,京兆杜陵人也。年二十,为郡功曹,守郑县令。县囚系数百人,畿亲临狱,裁其轻重,尽决遣之,虽未悉当,郡中奇其年少而有大意也
太祖既定河北,而高干举并州反。时河东太守王邑被征,河东人卫固、范先外以请邑为名,而内实与干通谋。太祖谓荀彧曰:“张晟寇殽、渑间,南通刘表,固等因之,吾恐其为害深。君为我举萧何、寇恂以镇之。”彧曰:"杜畿其人也。"于是追拜畿为河东太守。固等使兵数千人绝陕津,畿至不得渡。太祖遣夏侯惇讨之,未至。或谓畿曰:“宜须大兵。”畿曰:“河东有三万户,非皆欲为乱也。今兵迫之急,欲为善者无主,必惧而听于固。讨之不胜,四邻应之,天下之变未息也;讨之而胜,是残一郡之民也。”畿单车直往,出其不意。固伪受之。畿居郡一月,以计縻之,会大兵至,干、晟败,固等伏诛,其余党与皆赦之,使复其业。
是时天下郡县皆残破,河东最先定,少耗减。畿治之,崇宽惠,与民无为。民尝辞讼,有相告者,畿亲见为陈大义,遣令归谛思之,若意有所不尽,更来诣府。自是少有辞讼。班下属县,举孝子、贞妇、顺孙,免其徭役,随时慰勉之。渐课民畜牛马,下逮鸡豚犬豕,皆有章程。百姓勤农,家家丰实。畿乃曰:“民富矣,不可不教也。”于是冬月修戎讲武,又开学宫,亲自执经教授,郡中化之。
韩遂、马超之叛也,弘农、冯翊多举县邑以应之。河东虽与贼接,民无异心。及贼破,余畜二十余万斛。太祖征汉中,遣五千人运,运者自率勉曰:“人生有一死,不可负我府君。”终无一人逃亡,事平,更有令曰:“卿有其功,间将授卿以纳言之职;顾念河东吾股肱郡,充实之所,足以制天下,故且烦卿卧镇之。"畿在河东十六年,常为天下最。
(选自《三国志·魏书》有删改)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的此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固等因之,吾恐其为害深相如因持璧却立 |
B.必惧而听于固吾尝终日而思矣 |
C.誓不相隔卿,且暂还家去故且烦卿卧镇之 |
D.间将授卿以纳言之职不以物喜,不以物悲 |
下列各组句子中,都属于直接表现杜畿“崇宽惠”的一项是( )
①畿亲临狱,裁其轻重,尽决遣之
②其余党与皆赦之,使复其业
③有相告者,畿亲见为陈大义,遣令归谛思之
④免其徭役,随时慰勉之
⑤河东虽与贼接,民无异心
A.①②⑤ | B.②③④ | C.②④⑤ | D.①③④ |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杜畿很有政治才干,二十岁即任郡中功曹、郑县县令,后河东危急,太祖委以太守重任,杜畿到任后,用计困住卫固等人。 |
B.杜畿在担任河东太守期间,深得人心,邻郡叛乱,百姓却无二心.太祖征伐汉中, 杜畿派五千人运送粮食,途中无人开小差. |
C.韩遂、马超被平息后,论功杜畿可任谏官,但考虑到河东对于全国的重要性,太祖仍然让他继续担任太守,可见太祖对他的器重。 |
D.当时全国郡县都很凋敝,而河东受损较少,杜畿采取休养生息的政策,亲自教百姓畜养牲畜,开设学堂,河东郡因而富庶开化。 |
翻译下列文言语句
(1)会大兵至,干、晟败,固等伏诛,其余党与皆赦之,使复其业。
(2)民尝辞讼,有相告者,畿亲见为陈大义,遣令归谛思之,若意有所不尽,更来诣府。
阅读下面课内文言文段,完成下列小题
逮奉圣朝,沐浴清化。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臣以供养无主,辞不赴命。诏书特下,拜臣郎中,寻蒙国恩,除臣洗马。猥以微贱,当侍东宫,非臣陨首所能上报。臣具以表闻,辞不就职。诏书切峻,责臣逋慢。郡县逼迫,催臣上道;州司临门,急于星火。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臣之进退,实为狼狈。
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凡在故老,犹蒙矜育,况臣孤苦,特为尤甚。且臣少仕伪朝,历职郎署,本图宦达,不矜名节。今臣亡国贱俘,至微至陋,过蒙拔擢,宠命优渥,岂敢盘桓,有所希冀。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母、孙二人,更相为命,是以区区不能废远。李密《陈情表》节选)对下列句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逮奉圣朝,沐浴清化沐浴:蒙受 |
B.寻蒙国恩,除臣洗马除:免职 |
C.但以刘日薄西山薄:接近 |
D.岂敢盘桓,有所希冀希冀:企图 |
下列加点词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逮奉圣朝 | B.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 |
C.本图宦达,不矜名节 | D.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在用法上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臣以供养无主 | B.但以刘日薄西山 |
C.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 D.登东皋以舒啸 |
把文中划线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何子有琴,三年不张。从其游者戴仲鶡,取而绳以弦,进而求操焉。何子御之,三扣其弦,弦不服指,声不成文①。徐察其音,莫知病端。仲鶡曰:“是病于材也。予观其黟然黑,邪然腐也。其质不任弦,故鼓之弗扬。”
何子曰:“噫!非材之罪也。吾将尤夫攻之者也。凡攻琴者,首选材,审制器。其器有四:弦、轸、徽、越。弦以被音,轸以机弦②,徽以比度③,越以亮节④。被音则清浊见,机弦则高下张,比度则细大弗逾,亮节则声应不伏。故弦取其韧密也,轸取其栝⑤圆也,徽取其数次⑥也,越取其中疏⑦也。今是琴弦之韧疏,轸之栝滞,徽之数失钧,越之中浅以隘。疏故清浊弗能具,滞故高下弗能通,失钧故细大相逾,浅以隘故声应沉伏。
“夫是琴之材,桐之为也。始桐之生邃谷,据盘石,风雨之所化,云烟之所蒸,不为不良也。使攻者制之中其制,修之畜其用,斫以成之,饰以出之。上而君得之,可以荐清庙,设大廷,合神纳宾,畅民洁物;下而士人得之,可以宜气养德,道情和志。何至黟然邪然,为腐材置物耶?
“吾观天下之不罪材者寡矣。缚柱以求张弛,自混而欲别物,自褊⑧而欲求多,几何不为材之病也?是故君子慎焉,操之以劲,动之以时,明之以序,藏之以虚。劲则能弗挠也,时则能应变也,序则能辨方也,虚则能受益也。劲者信也,时者知也,序者义也,虚者谦也。朴其中文其外见则用世不见则用身。故曰虽愚必明,虽柔必强,材何罪焉?”
仲鶡怃然离席曰:“信取于弦乎?知取于轸乎?义取于徽乎?谦取于越乎?一物而众理备焉。予不敏,愿改弦更张,敬服斯说。” (《元明清文选》 有删节)
[注] ①文:指曲调。 ②机弦:控制琴弦。 ③比度:排比音节的高低度数。
④亮节:加大、节制琴的音量。 ⑤栝(ɡuā):琴弦插入琴体的一端。
⑥数次:数,琴徽的度数;次,合乎次序,位置正确。
⑦中疏:指琴体中间空敞。 ⑧褊:狭小。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被音则清浊见,机弦则高下张被:散发 |
B.使攻者制之中其制中:合乎 |
C.何至黟然邪然,为腐材置物耶?置:存放 |
D.吾观天下之不罪材者寡矣罪:怪罪 |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是病于材也鹏之徙于南冥也 |
B.浅以隘故声应沉伏斧斤以时入山林 |
C.自混而欲别物序八州而朝同列 |
D.吾观天下之不罪材者寡矣无如寡人之用心者 |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以制琴喻用人,以琴的四大部件各自的作用,道出用人时,“劲则能弗挠”“时则能应变”“序则能辨方”“虚则能受益”四方面的意义。 |
B.文中批评今之琴四部件制作不当致使琴不中用,也就是抨击当时统治者用人之不当,使文章增添了对现实的揭露意义。 |
C.文章结尾借仲鶡之口说“信取于弦乎?……一物而众理备焉”。这点睛之笔,绾结文章的前后内容,沟通全文的内在意理。 |
D.仲鶡说,“愿改弦更张,敬服斯说。”说的是他信服何子说的道理,愿更换琴弦,重新调整琴弦的松紧,使琴重放光芒。 |
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
朴 其 中 文 其 外 见 则 用 世 不 见 则 用 身。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予观其黟然黑,邪然腐也。其质不任弦,故鼓之弗扬。
(2)非材之罪也。吾将尤夫攻之者也。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9分 每小题3分)
欧阳玄,字原功。母李氏,亲授《孝经》《论语》《小学》诸书,八岁能成诵,始从乡先生张贯之学,日记数千
言,即知属文。十岁,有黄冠师注目视玄,谓贯之曰:“是儿神气凝远,日光射人,异日当以文章冠世,廊庙之器也。”言讫而去,亟追与语,已失所之。部使者行县,玄以诸生见,命赋梅花诗,立成十首,晚归,增至百首,见者骇异之。年十四,益从宋故老习为词章,下笔辄成章,每试庠序,辄占高等。弱冠,下帷数年,人莫见其面。经史百家,靡不研究。
延祐元年,诏设科取士,玄以《尚书》与贡。明年,赐进士出身,授岳州路平江州同知。调太平路芜湖县尹。县多疑狱,久不决,玄察其情,皆为平翻。豪右不法,虐右不法,虐其驱奴,玄断之从良。贡赋征发及时,民乐趋事,教化大行,飞蝗独不入境。改武冈县尹。县控制溪洞,蛮獠杂居,抚字稍乖,辄弄兵犯顺。玄至逾月,赤水、太清两洞聚众相攻杀,官曹相顾失色,计无从出。玄即日单骑从二人,径抵地谕之。至则死伤满道,战斗未已。獠人熟玄名,弃兵仗,罗拜马首曰:“我曹非不畏法,缘诉某事于县,县官不为直,反以徭役横敛培克之,情有弗堪,乃发愤就死耳。不意烦我清廉官自来。”玄喻以祸福,归为理其讼,獠人遂安。
召为国子博士,升国子监丞。致和元年,迁翰林待制,兼国史院编修官。时当兵兴,玄领印摄院事,日直内廷,参决机务,凡远近调发,制诏书檄。更张朝政,事有不便者,集议延中,玄极言无隐。科日之复,沮者尤众,玄尤力争之。诏修辽、金、宋三史,召为总载官,发凡举例,俾论撰者有所据依。史官中有悻悻露才、论议不公者,玄不以口舌争,俟其呈稿,援笔窜定之,统系自正。至于论、赞、表、奏,皆玄属笔。五年,帝以玄历仕累朝,且有修三史功,谕旨丞相,超授爵秩,遂拟拜翰林学士承旨。
十七年春,乞致仕,以中原道梗,欲由蜀还乡,帝复不允。时将大赦天下,宣赴内府。玄久病,不能步履,丞相传旨,肩舆至延春阁下,实异数也。是岁十二戊戌,座于崇教里之寓舍,年八十五。帝赐赙甚厚,追封楚公,谥曰文。(选自《元史·欧阳玄传》,有删节)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日记数千言,即知属文属:连缀 |
B.抚字稍乖,辄弄兵犯顺乖:违背 |
C.不意烦我清廉官自来意:意料 |
D.玄喻以祸福,归为理其讼喻:打比方 |
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部表明欧阳玄才干卓异的一组是()
①异日当以文章冠世,廊庙之器也②下笔辄成章,每试庠序,辄占高等
③经史百家,靡不研究④县多疑狱,久不决,玄
察其情,皆为平翻
⑤科目之复,沮者尤众,玄尤力争之⑥至于论、赞、表、奏,皆玄属笔
A.①③⑤ | B.②④⑥ | C.①④⑤ | D.②③⑥ |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欧阳玄学习过《孝经》《论语》《小学》等著作,很小就能背育,一天能记下几千字。部使者让他作诗,他立刻作成十首。 |
B.欧阳玄上任后不畏惧当时的豪门大族,严惩了虐待奴仆的这些人。他赋税征调及时,使得芜湖县的政治清明。 |
C.武冈县有人聚众打杀闹事,很多官吏对此无能为力,但欧阳玄却能够以自己清廉的官声正确处理,武冈于是安定了下来。 |
D.皇帝特别看重欧阳玄,让他兼理国史院事务,参与决策机要事务,还让他负责编修史书。 |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言讫而去,亟追与语,已失所之。
(2)更张朝政,事有不便者,集议廷中,玄极言无隐。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9分 每小题3分)
秦琼字叔宝,齐州历城人,始为隋将来护儿帐内,母丧,护儿遣使襚①吊之。
俄从通守张须陀击贼卢明月下邳,贼众十余万,须陀所统才十之一,坚壁未敢进,粮尽,欲引去。须陀曰:“贼见兵却,必悉众迫我,得锐士袭其营,且有利,谁为吾行者?”众莫对。惟叔宝与罗士信奋行。乃分劲兵千人伏莽间,须陀委营遁,明月悉兵追蹑。叔宝等驰叩贼营,门闭不得入,乃升楼拔贼旗帜,杀数十人,营中乱,即斩关纳外兵,纵火焚三十余屯。明月奔还,须陀回击,大破之。又与孙宣雅战海曲,先登。以前后功擢建节尉。
从须陀击李密荥阳。须陀死,率残兵附裴仁基。仁基降密,密得叔宝大喜,以为帐内骠骑,待之甚厚。密与宇文化及战黎阳,中矢堕马,濒死,追兵至,独叔宝捍卫得免。
后归王世充,署龙骧大将军。与程咬金计曰:“世充多诈,数与下咒誓,乃巫妪,非拨乱主也!”因约俱西走,策其马谢世充曰:“自顾不能奉事,请从此辞。”贼不敢逼,于是来降。
高祖俾事秦王府,从镇长春宫,拜马军总管。战美良川,破尉迟敬德,功多,帝赐以黄金瓶,劳曰:“卿不恤妻子而来归我,且又立功,使朕肉可食,当割以啖尔,况子女玉帛乎!”寻授秦王右三统军,走宋金刚于介休,拜上柱国。从讨世充、建德、黑闼三盗,未尝不身先锋鏖阵,前无坚对。进封翼国公。每敌有骁将锐士震耀出入以夸众者,秦王辄命叔宝往取之,跃马挺枪刺于万众中,莫不如志,以是颇自负。及平隐、巢,功拜左武卫大将军。
后上书称疾,尝曰:“吾少长戎马间,历二百余战,数重创,出血且数斛,安得不病乎?”卒,赠徐州都督,陪葬昭陵。(选自《新唐书•秦琼传》,有删改)
注:①襚:向死者赠衣被。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须陀委营遁,明月悉兵追蹑遁:撤军 |
B.即斩关纳外兵纳:容纳 |
C.策其马谢世充谢:告别 |
D.走宋金刚于介休走:使……走,击退 |
以下句子中,全部表现秦琼勇武过人、战功赫赫的一组是( )
①杀数十人,营中乱,即斩关纳外兵,纵火焚三十余屯②密得叔宝大喜,以为帐内骠骑,待之甚厚③濒死,追兵至,独叔宝捍卫得免④从镇长春宫,拜马军总管⑤战美良川,破尉迟敬德⑥跃马挺枪刺于万众中,莫不如志
A.①④⑤ | B.②④⑥ | C.①③⑤ | D.②③⑥ |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在攻打卢明月时,须陀要派人去偷袭,众人没有愿意去的,只有秦琼和罗士信自告奋勇前往。他们奋勇杀敌,最终大败卢明月。 |
B.几经辗转,秦琼被李密任命为帐内骠骑。有一次,李密在作战中中箭,坠于马下,这时追兵又到了,幸亏秦琼保护他,他才免于一死。 |
C.秦琼英勇善战,战功赫赫,他所侍奉的主子如来护儿、李密、唐高祖、秦王均十分看重他。但王世充却不重用他,因此他才改投在唐高祖门下。 |
D.秦琼在军队中长大,经历了两百多次战争,累官进爵,多次受封赏。后来秦琼上书称病,要求隐退,去世后他的灵柩葬在皇帝的陵墓旁。 |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使朕肉可食,当割以啖尔,况子女玉帛乎!
(2)每敌有骁将锐士震耀出入以夸众者,秦王辄命叔宝往取之。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
朱云,字游,鲁人也,徙平陵。少时通轻侠,借客报仇。长八尺余,容貌甚壮,以勇力闻。年四十,乃变节从博士白子友受《易》,又事前将军萧望之受《论语》,皆能传其业。好倜傥大节,当世以是高之。
是时,少府五鹿充宗①贵幸,为《梁丘易》。自宣帝时善梁丘氏说,元帝好之,欲考其异同,令充宗与诸《易》家论。充宗乘贵辩口,诸儒莫能与抗,皆称疾不敢会。有荐云者,召入。摄衣登堂,抗首而请,音动右左。既论难,连拄五鹿君,故诸儒为之语曰:“五鹿岳岳,朱云折其角。”由是为博士,迁杜陵令。
至成帝时,丞相故安昌侯张禹以帝师位特进,甚尊重。云上书求见,公卿在前。云曰:“今朝廷大臣上不能匡主,下亡以益民,皆尸位素餐。臣愿赐尚方斩马剑,断佞臣一人以厉其余。”上问:“谁也?”对曰:“安昌侯张禹。”上大怒,曰:“小臣居下讪上,廷辱师傅,罪死不赦。”御史将云下,云攀殿槛,槛折。云呼曰:“臣得下从龙逢、比干游于地下,足矣!未知圣朝何如耳?”御史遂将云去。于是左将军辛庆忌免冠解印绶,叩头殿下曰:“此臣素著狂直于世,使其言是,不可诛;其言非,固当容之。臣敢以死争。”庆忌叩头流血。上意解,然后得已,及后当治槛,上曰:“勿易!因而辑之,以旌直臣。”
云自是之后不复仕,常居户田,教授诸生。时出乘牛车从诸生,所过皆敬事焉。薛宣为丞相,云往见之。宣备宾主礼,因留云宿,从容谓云曰:“在田野亡事,且留我东阁,可以观四方奇士。”云曰:“小生乃欲相吏邪?”宣不敢复言。
云年七十余,终于家。病不呼医饮药。遗言以身服敛,棺周于身,土周于椁,为丈五坟,葬平陵东郭外。
(选自《汉书•朱云传》)
[注] ①少府五鹿充宗:少府,官名;五鹿,复姓。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当世以是高之高:崇敬 |
B.御史遂将云去将:带领 |
C.以旌直臣旌:表彰 |
D.云自是之后不复仕仕:做官 |
以下四组句子中,全部直接表明朱云不惧权势的一组是()
①容貌甚壮,以勇力闻②摄衣登堂,抗首而请③今朝廷大臣,上不能匡主,下亡以益民,皆尸位素餐④臣愿赐尚方斩马剑,断佞臣一人,以厉其余⑤小生乃欲相吏邪⑥遗言以身服敛,棺周于身,土周于椁
A.①③⑥ | B.①⑤⑥ | C.②③④ | D.②④⑤ |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朱云少时尚武,后又修文。他年轻时与侠士交往,凭勇力而闻名。四十岁时,才改变行节,从师学习《易经》和《论语》,都能传承老师的学问。 |
B.朱云有胆有识,能言善辩。他被人推荐与五鹿充宗辩论时,毫不胆怯,毅然前往;辩论展开后,连连驳倒五鹿充宗,故儒生很![]() |
C.朱云忠心为国,直言进谏。他因在公卿面前指责张禹为佞臣而触怒汉成帝,成帝要杀他,幸亏辛庆忌冒死求情,陈述理由,皇上的怒气才消,免去了他的死罪。 |
D.朱云为官时是正直之臣,不复出仕后一心教授学生。他时常带着学生们乘牛车出门,对所探访的人都能做到恭敬侍奉,但是和丞相薛宣相见时拒绝了薛宣的盛情挽留。 |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今朝廷大臣,上不能匡主,下亡以益民,皆尸位素餐。
(2)此臣素著狂直于世,使其言是,不可诛;其言非,固当容之。(5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