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011年是伟大的辛亥革命爆发100周年。百年回眸,辛亥革命对今天仍然具有深刻而久远的影响。
(1)据图15分析长江在A—B段河水易泛滥的自然原因。
江汉平原是我国重要的粮棉生产基地,武汉是我国重要的工业城市和商业中心。
(2)依据图15和文字材料分析武汉成为我国重要商业中心的优势条件。
读“甲、乙两个国家的产业结构图”,回答下列问题
(1)若甲为东半球某国,则其可能是()
A.法国 B.德国 C.印度 D.新加坡
(2)若乙为西半球某国,则其可能是()
A.墨西哥 B.巴西 C.阿根廷 D.美国
(3)从产业结构图中分析,未来世界创造财富的生产要素中最主要的是。
(4)从世界经济发展趋势看,甲国产业结构将向乙国产业结构的趋势发展,因此从现在到未,甲国劳动人口职业转化的主要趋势是向转化。
(5)甲国的劳动力流向乙国,主要从事产业,乙国到甲国办跨国公司,主要是看中。
(6)乙国向甲国转移的产业主要是和,这种产业转移对乙国的自然环境可能产生的影响是造成。
根据经济发展情况,我国划分了东、中、西部三个经济地带,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1:三个地带DP,人均DP和人口比重(1999年)
地带 |
DP比重(%) |
人口比重(%) |
人均DP(元) |
东部 |
58. 9 |
41.1 |
10089 |
中部 |
27.3 |
35.7 |
5407 |
西部 |
13.8 |
23.2 |
4217 |
材料2:三个地带国内生产总值所占比重的变化(%)
年份 |
东部 |
中部 |
西部 |
1980 |
52.3 |
31.2 |
16.5 |
1985 |
52.9 |
31.1 |
16.0 |
1990 |
53.8 |
29.8 |
16.4 |
1995 |
58.3 |
27.6 |
14.1 |
1999 |
58.9 |
27.3 |
13.8 |
增减 |
+6.6 |
-3.9 |
-2.7 |
(1)材料1中的指标可以反映三个地带的差异,这种差异表现为。
(2)材料2中的指标可以反映三个地带的差异,这种差异表现为。
(3)从材料1可以看出,东部与中、西部DP的人均差异要比总量差异(大、小)一些;材料2说明我国各地带DP所占比重只有在逐年增加,而和
则在减少,这使得三个地带的差距在进一步拉大。
(4)下列反映我国地带经济性差异的指标,按重要性从大到小排列,合理的是()
A.经济发展速度、人均DP、DP | B.经济发展水平、DP、人均DP |
C.人均DP、经济发展水平、DP | D.DP、人均DP、经济发展速度 |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该图表示的是每年 (节气) 的情况,此刻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是 。
(2)图中,甲、乙两地均位于晨昏线中的 线上,乙地日出时刻是 时。
(3)按图中所示情况,北京时间是 时。
(4)在图示的这一天,下列地点中正午太阳高度角最大的是( )
A.北京 | B.广州 | C.甲地 | D.乙地 |
读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代表黄赤交角的是( )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2)黄赤交角是地球 面和地球 面之间的夹角,目前的度数是 。
(3)太阳直射点只在地球上 之间来回移动,这是因为地球公转时,地轴与 之间保持有约 (度数)的夹角,在图中用数字 表示。地轴北端指向 附近。
分析图11并回答问题。
(1)根据图中工业布局,该地主导风向是_____。
(2)从图中可以看出,该市工业区位除考虑风向外,还具有两个特点:
①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该市计划在B处建该市商业中心,是否合理?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