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为了研究物质某种特性,某同学测得四组数据,填在下列表中:

实验次数
物体
质量/g
体积/ cm3
质量/体积/g·cm-3
1
铝块1
54
20
2.7
2
铝块2
108
40
2.7
3
松木1
108
216
 
4
松木2
10
20
0.5

 
(1)将上表空格处填写完整.
(2)比较第1、2两次实验数据,可得出结论:同一种物质,它的质量跟它的体积成   
(3)比较第2、3两次实验数据,可得出结论:质量相同的不同物质,体积                    
(4)比较第1、4两次实验数据,可得出实验结论是                              

科目 物理   题型 实验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利用平衡法求液体密度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为了研究水的沸腾,小文观察了水在加热过程中温度随加热时间的变化情况,并记录了有关数据如下表:

时间/min
0
1
2
3
4
5
6
7
8
9
温度/℃
90
92
94
96
97
98
99
99
99
99


(1)请根据记录的数据在图中先描点,再用平滑的曲线画出水的沸腾图像.

(2)根据图像可知,水的沸腾过程有以下特点:

图是温度计测液体温度时的示意图,其中正确的是

(5分,)如图所示,用尺子作乐器探究决定音调高低的因素,把钢尺紧按在桌面上,一端伸出桌边,拨动钢尺,听它振动发出的声音,同时注意钢尺振动的快慢,改变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再次拨动,使钢尺每次的振动幅度大致相同。


实验发现:(1)尺子伸出桌面的长度越长振动越,发出声音的音调越
(2)尺子伸出桌面的长度越短振动越,发出声音的音调越
由此可得出结论:音调的高低与有关

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请从图中选取器材,点燃蜡烛,进行实验,实验要考虑到有利于解决以下问题,既可以看到物又可以看到像;便于比较物跟像的大小;便于比较物和像到镜面的距离(物距和像距)。


(1)要得到物距与像距的准确关系,在实验中应注意的问题是
(2)为什么选择玻璃板来探究平面镜成像研究问题的方法叫做法。
(3)将一张纸(光屏)放在像的位置上,在纸上能呈现出像吗?,为什么?
(4)总结上述实验,可得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是:像与物到镜面的距离;像与物的大小;像与物左、右

小敏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中。

(1)她的困惑是:不知道实验室准备的凸透镜的焦距。
小亮给他提供的解决方案是:根据图14甲所示的设计方案图进行实验.测出焦距。
你的意见:小亮的“方案”是(填“可行”或“不可行”)的。
A.如果“方案”可行,请你对利用该“方案”测量焦距的具体操作提出一条注意事项:

B.如果“方案”不可行,请提出你的解决方案:_
(说明:若你认为“方案”可行,则选A解答,若你认为“方案”不可行,则选B解答)
(2)实验时,在光屏上得到了一个清晰的像,但像的位置偏高,如图14乙所示(P点是2倍焦距处)。你解决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调整后,把蜡烛移到A点处,此时光屏上的像很模糊,为了得到清晰的像,应把光屏向____________移动(填“左”或“右”),这次成的是倒立、___________的实像;
(4)再把蜡烛移到B点处,无论怎样调节光屏,光屏上始终接收不到像,是因为此时成的是正立、放大的_________像,要想看到这个像,应从图中的_________(填“C”或 “D”)箭头所示的方向去观察;
(5)接着小明用不透光的纸板遮挡住凸透镜的上半边,然后前后移动光屏,他_________(填“能”或“不能”)在光屏上看到完整的像。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