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如图是小明探究电流产生的热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装置:在两个相同的烧瓶中装有质量_________(选填“相等”或“不等”)的_______(选填“同种”或“不同”)液体,瓶中各放置一根电阻丝,且R大于R,这样的装置可以研究电流产生的热量与_________的关系;实验中通过观察_________________来比较电阻丝发热量的多少;如果所用液体仅水或煤油,为使实验现象明显些,应选择_________来进行实验。

科目 物理   题型 实验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焦耳定律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某物理兴趣小组在“测量小车的平均速度”的实验中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小车从带刻度(分度值1mm)的斜面顶端由静止下滑:

(1)读出小车从A运动到C经过的路程SAC= cm。
(2)若小车从A运动到C所用的时间为3秒,则小车经过AC的平均速度VAC= cm/s (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3)实验中为了方便计时,应使斜面坡度较 (选填“大”或“小”)。
(4)小车从斜面顶端滑到底端的过程中,其能量转化情况是 (不计摩擦)。

如图是小军做“探究影响导体电阻大小的因素”实验所采用的电路,是四根合金丝,用一个电压表分别测出它们两端的电压,得到一次实验部分数据如表所示.

导体
材料
长度
横截面积
电压表示数/V
a
镍铬
L
S
1.0
b
镍铬
2L
S

c
镍铬
L
2S
0.5
d
镍铬
L
S

(1)四根金属丝串联在电路中,它们两端的电压之比等于它们的 之比;为探究电阻大小与横截面积的关系,应比较合金丝a和 两端的电压;合金丝d两端的电压如图乙所示,示数为 V.
(2)在得到上表数据的过程中, (选填“能”或“不能”) 改变滑动变阻器滑片的位置;为得到更可靠的实验结论,应多次实验,每次测量合金丝两端电压之前,需进行一项实验操作是
(3)关于导体电阻与长度的关系,小军还进行了理论探究:某金属丝电阻为R,长度为L,若把n根这样的电阻丝串联在电路中,则总长度为nL,总电阻为 ,从而得到导体电阻与长度的关系;依此关系,上表中b合金丝两端的电压应该为 V.

某班同学在“探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与哪些因素有关”时,他们猜想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可能与动滑轮的个数、物重和物体上升的高度等因素有关,各小组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验证,杨阳那组得到的实验数据如表:

实验次数
物重
(N)
物体上升的高度
(m)
拉力(N)
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m)
机械效率(%)
1
1
0.1
0.6
0.2
83.3
2
1
0.1
0.4
0.4
62.5
3
2
0.1
0.65
0.4
76.9
4
1
0.2
0.6
0.4
83. 3

(1)比较第1、2次实验数据得出:用不同的滑轮组提升相同的物体,动滑轮个数越多, ;比较第2、3次实验数据得出:同一个滑轮组,提升的物体越重, ;比较第1、4实验数据得出:同一个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与物体上升的高度
(2)在测拉力时,某同学觉得很难使测力计做匀速直线运动,不便于读数,就让弹簧测力计处于静止状态时才读数,该同学的读数与实际相比 (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变”),测得机械效率 (选填“偏高”、“偏低”或“不变”),说明滑轮组的机械效率还与 有关.
(3)有两个组所用的动滑轮重量相同,提升的物体也相同,测的机械效率却不同,原因可能是绳子滑轮或滑轮轴之间的 不同,影响了测量结果.所以,我们在生活中经常给各种机械加润滑油,是为了 它的机械效率.

物理与生活紧密联系,青青对家中的电饭锅进行了研究,电路图简化如图.他关闭了家里其他用电器,只让电饭锅工作,观察了电能表标有“220V、10(20)A、50Hz、3000revs/kw•h”字样,下列是小青考你的问题,请作答.

(1)电饭煲在加热状态时,开关应与触点 (选填“1”或“2”)连接;
(2)他发现正常加热了6min电饭煲就转为保温状态,在这6min内电能表转盘刚好转了300转,则电饭锅的加热功率是 W;
(3)如果该电饭锅正常加热消耗了6×105J的电能,如果这些能量全部用来给“48V 500W”的电动机充电,能使该电动机以10m/s的速度匀速行驶 km.(不考虑能量损失)

在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中,所用的实验器材有:杠杆:(杠杆上每小格长为2cm)、支架、弹簧测力计、刻度尺、细线和质量相同的钩码若干个(N+钩码NXN lN)。

(1)实验前,杠杆静止在如图15甲所示的位置,此时杠杆处于 (选填“平衡”或“不平衡”)状态。
(2)实验时,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主要是为了便于测量 大小,因此应将如图甲所示杠杆左端的平衡螺母适当往 (选填“左”或“右”)调。
(3)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后,小明在杠杆A点处挂上2个钩码,做为动力F1,B点处挂上l个钩码,做为阻力F2,杠杆恰好在水平位置平衡,如图乙所示,分别测量出两个力的力臂L1和L2,计算后发现:F1 L1= F2 L2,便得出杠杆的平衡条件是:F1 L1= F2 L2。但小红认为小明这种实验处理方法是不完善的,理由是

(4)接着,小明提出新的探究问题:“若支点不在杠杆的中点时,杠杆的平衡条件是否仍然成立?”于是小明利用如图甲所示装置进行探究,在杠杆D点处挂上2个钩码,用弹簧测力计在C点处竖直向上拉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处于平衡状态,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如图甲所示,则弹簧测力计的拉力是 N。

以弹簧测力计的拉力为动力F1/,钩码重力为阻力F2/,多次调整力和力臂的大小进行测量,发现:F1/ L1/总是大于F2/ L2/,其原因主要是受 作用的影响。
(5)小明将图甲中弹簧测力计拉力的作用点从C点移到E点,使杠杆仍在水平位置平衡,如图乙所示,请推算:此时弹簧测力计的拉力是 N。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