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科学探究是研究生物学的重要方法,在科学探究的过程中要坚持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探究的结果要经过实验论证.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下列为探究植物生理活动实验装置图。请根据下图及日常所积累的知识回答问题。

(1)甲装置经过一昼夜的暗处理后,进行2—3小时光照,观察到烧杯中水的液面下降,同时透明塑料袋内壁出现小水滴,这种现象说明植物进行了          作用。
(2)乙装置的广口瓶中是新鲜的金鱼藻,放在光下,当瓶内气体约有2cm高时,打开导气管,迅速将快要熄灭的火柴棍放在管口会复燃,说明光合作用的产物中有           。
(3)丙装置广口瓶中放的是新鲜种子,在适宜的条件下过一段时间打开阀门后会发现试管中澄清的石灰水会变浑浊.此装置和实验现象验证的是        

科目 生物   题型 探究题   难度 容易
知识点: 探究茎对水分和无机盐的运输 产热和散热平衡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某生物课外活动小组为探究光合作用所需要的条件和原料,以东湖里的菹草(一种多年生沉水植物)为实验材料,进行了如下的实验探究活动.

第一步:取三支大小一致的试管,分别标为1号、2号和3号.
第二步:在1号、3号试管中分别放入等量的质量分数为1%碳酸氢钠溶液(注:碳酸氢钠溶液可以向环境中释放二氧化碳),在2号试管中放入等量的蒸馏水.
第三步:将三片形状、大小基本一致的菹草叶片分别放入三支试管的底部,如图.
第四步:将1、2号试管放在100W的灯泡下照射3~4分钟,3号试管置于暗处,观察并记录叶片是否有气泡(氧气)产生和叶片上浮的情况,实验结果如表.

试管
试管中的液体
条件
实验现象
1
碳酸氢钠+新鲜菹草叶片
灯光照射
有气泡,叶片上浮
2
蒸馏水+新鲜菹草叶片
灯光照射
无气泡,叶片无上浮
3
碳酸氢钠+新鲜菹草叶片
黑暗
无气泡,无叶片上浮

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1号和2号试管组成的一组实验中,实验变量是 ,作为对照的是 号试管.该组实验说明是光合作用必须的原料.
(2)1号和3号试管组成的一组实验中,实验变量是 ,该组实验说明光合作用需要
(3)在以上实验探究的基础上,该活动小组利用1号试管又进行了光照强度与植物光合作用关系的探究,实验结果如下:

光源与试管的距离(厘米)
10
20
30
40
50
每分钟产生的气泡个数(个)
65
35
15
6
1

从表中数据可以看出,植物和光源的距离的远近与其产生的气泡数目成 ,由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光照越强,植物光合作用 .因此菜农若要提高大棚蔬菜的产量,可以采取的措施是

同学们养过蚕吗?蚕宝宝吐出的丝线能织成各式丝绸服装。人类拥有这种珍贵的丝绸至少已有4000年了。请你养几只蚕,探究它的取食行为。
提出问题:蚕总是吃桑叶,这是先天性行为吗?
(1)作出假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制定计划:
(2)实验用的蚕的来源:①向别人要来已经生长数天的大蚕?②去市场购买即将孵化的卵,等待使用刚孵化的小蚕进行实验。
请你选择获得蚕的方式,你的选择是___________(序号),你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该实验的变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设计实验:请你选择出()组作为该实验的材料。
A、桑叶和白菜叶
B、菠菜叶和油菜叶
(5)实验用的这两种叶片大小形状要剪的相同,并且不同叶片间隔排成一圈,这是为什么? ___________
(6)每一组蚕的数量,你认为应该选择()
A、一只
B、十只
你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实施计划:(略)
(8)得出结论:如果你做出来的实验结果与你的假设相吻合,那么你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杨在室外玩耍时,发现鼠妇经常躲在阴暗的花盆底下或石块下,小杨不禁感到
奇怪:鼠妇为什么喜欢阴暗、潮湿的地方呢?后经过长期观察,小杨推测:鼠妇怕光。
他捉了10只鼠妇,放在一半遮光、一半不遮光的纸盒中央,静置10分钟后观察鼠妇的
动向,以验证自己的推测是否正确。
(1)小杨看到了鼠妇的生活现象后提出了什么问题?
(2)当小杨用实验法来解决这一问题时,首先提出的假设是
(3)该实验中,要有效控制的变量是 。纸盒的一半遮光(形成黑暗环境),另一半不遮光,目的是起 作用。
(4)10分钟后出现的情况应该是 ,据此,小杨能得出的结论是
(5)上述实验中能不能只用一只鼠妇做实验或只进行一次观察? 。为什么?
(6)实验完成后,应如何处理鼠妇?

这是一位同学写的一份关于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的实验报告,由于被水浸渍,一些地方字迹已经看不清楚(题目中画横线处),请将它补充完整,并回答他所提出的问题.
实验内容: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
提出问题:鼠妇是喜欢黑暗生活吗?
做出假设:
制定计划:
(1)材料用具:20只鼠妇,湿润的土壤,纸盒一个,纸板、玻璃板各一块.
(2)实验装置:在纸盒里放上一层湿润的土壤,以横轴中线为界,一侧盖上透明玻璃板,一侧盖上黑色纸板.这样,在盒里就形成了 两种环境.
实施计划:
(1)将鼠妇放入纸盒中,两侧的中央放入数量相等的鼠妇,静置2分钟.
(2)每分钟统计一次明亮处和黑暗处的鼠妇数目,统计8次.
实验记录:不同时间,不同环境下的鼠妇数目
环境]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第四次 第五次 第六次 第七次 第八次
明亮 3 2 2 2 2 3 2 2
黑暗 17 18 18 18 18 17 18 18
得出结论:光对鼠妇的生活有影响,鼠妇喜欢在 的环境中生活.
问:这个实验的单一变量是什么?
为什么选用20只鼠妇而不用2只鼠妇呢?

植物的果实的表面覆盖着果皮,就像一道屏障,保护着果实内部的各种组织。为探究果皮的保护作用,某同学设计了以下实验:取一个新鲜的番茄果实,用水冲洗干净后,用牙签划破果皮,再把它放入塑料袋中,扎紧袋口。然后,把这个塑料袋放到恒温箱中,控制温度为25 ℃。一个星期后,取出塑料袋,观察发现苹果开始腐烂。该同学由此得出结论:果皮对果实内部有保护作用。
(1)该同学提出的问题是
(2)该同学作出的假设是
(3)实验中的变量是
(4)该同学所设计的实验方案有一处明显缺陷,请指出来:;并修改完善: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