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太宗说:“隋末无道,上下相蒙,主则骄矜,臣惟谄佞。上不闻过,下不尽忠,至使社稷倾危,身死匹夫之手,朕拨乱反正,志在安人,平乱任武臣,守成委文吏,庶得各展器能,以匡不逮。”这段材料说明唐朝统治者
①吸取隋朝灭亡教训 ②重视人才的选拔任用
③鼓励群臣直言进谏 ④重文轻武以拨乱反正
| A.②③④ | B.①③④ | C.①②④ | D.①②③ |
《秦律·均工》规定:“新工初工事,一岁半红(功),其后岁赋红(功)与故等。工师善教之,故工一岁而成,新工二岁而成。能先期成学者谒上,上且有以赏之。盈期不成学者,籍书而上内史。”材料说明当时
| A.手工业官营制度开始形成 | B.注重管理手工业者的劳动 |
| C.严格限制手工业生产规模 | D.手工技艺的传承不再封闭 |
关于右图所示绘画作品的特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追求一种由几何形体构造的美感 |
| B.注重从一个视点观察和表现事物 |
| C.追求形式的排列组合所产生的美 |
| D.表现轮廓与块面堆积交错的趣味 |
针对欧盟的发展,1994年法国外长阿兰·朱佩阐述“建立一个三重联盟”的概念,提出“‘伙伴’国家的外环由东欧和中欧国家组成;中环由同意接受某些领域的共同规则(单一市场、关税同盟等)的成员国组成;内环由那些愿意并能够在防务、货币一体化、外交政策等方面比其他成员国走得更快的国家结合而成”。这样的考虑
①基于成员国各自实际情况②加剧了国际格局的剧烈变动
③深化同环成员国间的合作④体现了“利益差别性”原则
| A.①②③④ | B.①②③ |
| C.①③④ | D.②③④ |
著名经济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林德贝克批评说,“这种经济患上了‘动脉硬化症’,对劳动缺乏刺激作用,带来了社会发展的放慢或停滞”。他所批评的是
| A.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 B.自由资本主义经济 |
| C.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 D.高度发达的福利经济 |
二战后两极格局的一些特征实际上在雅尔塔会议期间就已经形成。在如何划分欧洲势力范围问题上,美英所代表的西方和苏联在雅尔塔达成了所谓的“巴尔干百分比”,即苏联在罗马尼亚和保加利亚占有90%和75%的优势;英国(连同美国)在希腊占90%的发言权;南斯拉夫和匈牙利,苏联与西方平分秋色。“巴尔干百分比”的特征有
①大国强权②两分天下
③冷战对峙④美苏争霸
| A.①② | B.①②③ |
| C.②③④ | D.①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