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篇文章中出现以下内容:巴拿马运河开通、印度向英国出口棉花、华工赴美修建铁路、法国向俄国输出资本,请判断该篇文章体现的主题是( )
| A.美国经济的崛起 |
| B.英国世界工厂地位的确立 |
| C.工业革命在欧洲的扩散 |
| D.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确立 |
二战后,为了摆脱“华盛顿和莫斯科所控制的世界”,西欧国家采取了
①实行煤钢联营②设立“欧洲议会”③谋魁防务合作 ④发行统—货币
|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③④ | D.①②④ |
《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第一条规定“一旦缔约国任何一方受到日本或与日本同盟的国家之侵袭因而处于战争状态时,缔约国另一方即尽其全力给予军事及其他援助。”这说明《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
| A.是新时期不结盟政策的产物 | B.是“另起炉灶”方针的体现 |
| C.有利于促进东亚和平 | D.具有鲜明的冷战特征 |
“伴随着高度的独立自主,带有强制性,并能充分动员群众。这是一种在内部自发经济动力不足的条件下以非常手段进行的赶超型工业化道路。”符合这条道路特征的是
|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 B.新经济政策 |
| C.农业集体化 | D.玉米运动 |
“一切土地,国家的、皇族的、阁部的、寺院的、教堂的、租有的、长子继承的、私有的、公共的和农民的等等土地,一律无偿地取消其原主所有权,成为全民财产并交给一切耕种土地的劳动者使用。”此法令最有可能出现在
| A.1871年法国 | B.1917年苏俄 | C.1928年苏联 | D.1953年中国 |
1933年3月,罗斯福总统通过《紧急银行法》,设立房主贷款公司作为政府代理机构,其主要任务在于提供房主房屋贷款,避免因缴不出房贷而被迫丧失房屋所有权。该措施的主要目的在于
| A.推行国家干预 | B.恢复金融秩序 |
| C.保障社会民生 | D.恢复工业生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