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民生问题是关系国运的重大问题,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1)依据材料一,分析上述政策出台的历史背景。结合所学,指出材料中涉及政策的积极作用。
材料二
西晋灭亡之后,北方长期处于战乱状态,中原地区的农业人口大量死亡或迁移,致使土地被大量抛荒,导致农业经济严重衰退。……长期的战乱虽然产生了大量无主的土地,但这些土地大多被强宗豪族霸占,一般的小自耕农仍无法得到足够的耕地。
——许兆昌等著《魏晋南北朝简史》
(2)依据材料二,指出西晋灭亡后北方农业的基本情况。针对此问题,北魏孝文帝采取了哪些措施?
材料三 “夫农者,国之本,本立然后可以议太平。若不由兹,而云太平者,廖矣。”——《旧唐书》

(3)材料三体现了唐朝的什么思想?这一思想在唐朝前期的政策措施中是如何体现的?

科目 历史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较难
知识点: 商鞅变法的历史局限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历史——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911年11月15日,宣布独立的各省都督府代表召开联合会议(代理参议院),12月3日通过并公布《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组织大纲》,作为临时宪法。
《临时政府组织大纲》仿照美国的政府制度,规定中央行政机关实行总统制,不采用内阁制。总统虽参议院选举产生,执行若干职权须经参议院同意,但实际上不对参议院负责,而且对参议院的议决案有交令复议权。还规定临时政府由临时大总统、副总统、行政各部、参议院和临时中央审判所组成。参议院是立法机关,它以各省都督府所派之参议员组成。临时中央审判所是司法机关。
——摘自臧巨凯《民国宪政的轨迹》
(1)据材料概括《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组织大纲》体现的政治原则。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颁布的历史意义。
(2)从材料中可以看出《临时约法》制定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材料一 1938年3月—4月间,召开了中国国民党临时全国代表大会,对民族主义作了阐释:“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中,关于民族主义有两方面的意义:一则中国民族自求解放,二则中国境内各民族一律平等。”民族主义于抗日战争期间能充分发挥其精神力量,则此精神与力量,为今日捍御外侮之要素,亦即他日复兴民族之基础也。
——荣宁《略论国共两党抗战时期的民族政策》
材料二 1938年4月1日,通过的《抗战建国纲领》更明确规定:一、“本独立自主之精神,联合世界上同情于我之国家及民族,为世界和平与正义,共同奋斗”;……三、“联合一切反对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之势力制止日本侵略,树立并保障东亚之永久和平”……
1943年,蒋介石在《中国之命运》中,进一步强调指出:“就民族成长的历史来说,我们中华民族是多数宗族融合而成的。融合于中华民族的宗族,历代都有增加,但融合的动力是文化而不是武力,融合的方法是同化而不是征服。”……“中国五千年的历史,即为各宗族共同的命运的记录。此共同之记录,构成了各宗族融合为中华民族,更由中华民族,为共御外侮以保障其生存而造成中国国家悠久的历史。”
——邹丽慧《抗日战争时期国民党的民族主义研究》
(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抗战时期蒋介石民族政策的内涵。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抗战时期蒋介石民族政策的影响。

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材料一未得天下之前,君主们无不“屠毒天下之肝脑,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博我一人之产业”既得天下之后,他们又“敲剥天下之骨髓,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奉我一人之淫乐”。鉴于君主对天下人的伤害,黄宗羲称他们是“独夫”、“民贼”和“寇仇”。黄宗羲还提出了变私天下为“公天下”的设想,“盖使朝廷之上,闾阁之细,渐摩濡染,莫不有诗书宽大之气,天子之所是未必是,天子之所非未必非。天子亦遂不敢自为非是,而公其非是于学校。”
材料二是故西洋之言治者曰:“国者,斯民之公产也,王侯将相者,通国之公仆隶也。”而中国之尊王者曰:“天子富有四海,臣妾亿兆。”臣妾者,其文之故训犹奴虏也。夫如是则西洋之民,其尊且贵也,过于王侯将相,而我中国之民,其卑且贱,皆奴产子也。设有战斗之事,彼其民为公产公利自为斗也,而中国则奴为其主斗耳。夫驱奴虏以斗贵人,目何所往而不败?为了摆脱奴虏地位,严复主张,设议院于京师,而令天下郡县各公举其守宰。是道也此,欲民之忠爱必由此,欲教化之兴必由此,欲地利之尽必由此,欲道路之辟、商务之兴必由此,欲民各束身自好而争濯磨于善必由此。呜呼!圣人复起,不易吾言矣!
——《严复集》
(1)根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黄宗羲与严复治国思想的异同。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评价严复的思想主张。

【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材料一:卢梭推测,在自然状态下,人与人之间是平等的。正是私有财产的出现,才导致了人类社会的不平等。他痛心地说:“第一个圈出了一块土地,想起说‘这是我的’,而且发觉大家愚蠢得相信他的话的那人,是市民社会的真正创始者。”不过,他承认私有财产是文明社会的基础,并不主张消灭私有财产,而是主张大体平均的小私有者社会。
——《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岳麓版)
材料二:20世纪初,中国近代人蒋智由作《卢骚》云:“世人皆欲杀,法国一卢骚。民约开新义,君威扫旧骄。力填平等路,血灌自由苗。文字收功日,全球革命潮。”
请回答:
(1)归纳概括材料一中卢梭的主要思想主张。
(2)依据材料二分析“世人皆欲杀”卢梭的原因,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卢梭的思想主张对近代中国和西方民主革命的不同影响。

【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材料一美国人的巨大优点,在于他们允许犯错误,而事后又能纠正错误……美国的民主法制,经常是残缺不全的。美国的法律……认可侵权的危险行为……民主的法制一般趋向于照顾大多数人的利益,因为它来自公民之中的多数。公民之中的多数虽然可能犯错误,但它没有与自己对立的利益。贵族的法制与此相反,它趋向于使少数人垄断财富和权力,因为贵族生来总是少数。
材料二在民主国家,不断关心自己的事业和重视自己的权利的人民,可防止他们的代表偏离他们根据自己的利益为代表规定的总路线。如果民主国家的行政官员比其他国家的易于滥用权力,则人民一般不会让他们长期留任。在贵族国家的政府中,官员就受他们的阶级利益支配了。他们的阶级利益只是有时与多数人的利益一致,而在大多数情况下,则是与多数人的利益相反的。
——以上均摘自托克维尔《论美国的民主》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举例说明“美国的法律认可侵权的危险行为”,并指出美国是如何纠正“错误”的?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民主政治的优越之处。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