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开始进入增长加速期,经济总量增长引发对能源的需求增加。浙江、江苏和上海所在的“长江三角洲”地区缺电的主要原因是常规能源缺乏、人口众多、经济发展速度快。阅读以上材料,回答35---37题。下列能源中属于常规能源的是
①油 ②煤炭 ③水电 ④沼气 ⑤核能 ⑥太阳能 ⑦天然气 ⑧海洋能
A.①②⑦ | B.①②③⑦ | C.①⑤⑦⑧ | D.③④⑤⑥⑧ |
目前我国调入煤和石油最多的地区是
A.山西省 | B.上海市 | C.浙江省 | D.广东省 |
我国的石油主要分布在
A.西南、东南 | B.东北、华北 | C.东北、西南 | D.华北、西南 |
下图所示区域位于某大陆西岸,结合图中信息回答各题。关于图中河流的叙述,正确的是()
A.流向为先向北后向西北 |
B.补给类型主要为高山冰雪融水补给 |
C.汛期出现在冬季 |
D.图中河段长度约为200KM |
图中甲和乙的数值可能是()
A.400m、650m | B.800m、350m |
C.400m、550m | D.800m、650m |
结合某地热力环流示意图,回答下题。在环流中()
A.甲地多晴天 | B.甲地垂直方向气流下沉 |
C.乙地为低压 | D.近地面空气由乙地流向甲地 |
能正确表示甲地近地面在垂直方向上等温线与等压线关系的图示是()
蓝水足迹指人类消费的地表水和地下水的水量。灰水足迹指受人类影响而被污染的水资源量。下图是亚洲部分国家每年工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蓝水足迹和灰水足迹。据此完成各题。读图可知,下列国家的灰水足迹占本国水足迹比重最大的是()
A.日本 | B.越南 | C.菲律宾 | D.印度 |
我国降低因工业生产产生的灰水足迹应采取的措施是()
①优化工业产业结构,加大保护水环境的执法力度
②关停耗水量大的企业,减少污水排放
③改进生产工艺,提高水资源利用率
④实施跨流域调水,保障工业用水量
A.①② | B.①③ | C.③④ | D.②④ |
下图为世界某岛屿等高线示意图和甲、乙两地气候资料。读图,回答下题。关于甲、乙两地气候的叙述,正确的是()
A.都属于暖温带气候类型 | B.气候特点都是雨热同期 |
C.年降水量甲比乙少 | D.冬季降水量甲比乙多 |
造成甲、乙两地气候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A.甲受寒流影响,乙受暖流影响 |
B.甲终年受西风影响,乙终年受副高影响 |
C.甲海拔比乙低 |
D.甲处于盛行风背风地带,乙处于迎风地带 |
夏至日北京时间12:40,25°N以南的我国某校地理兴趣小组测得该地太阳与头顶的夹角达到该日的最小值(如下图)。完成下列两题。此时太阳悬挂在该地的天空上()
A.正南 | B.正北 | C.正东 | D.正西 |
该校所在的地理位置是()
A.(125°E,20°N) | B.(110°E,24°N) |
C.(125°E,24°N) | D.(110°E,20°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