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我国典籍《水经注》中有一段关于三峡地区古代土著“祈雨”的记载:“天旱,燃木崖上,推其灰烬,下移渊中,寻即降雨。”
“寻即降雨”的“祈雨”神效,并非是古人的祭祀活动感动了神灵,而是蕴含着某种科学道理。其主要原理对应下图中的(    )

A.① B.② C.③ D.④

“寻即降雨”中的“雨”从成因看属于(    )

A.台风雨 B.对流雨 C.地形雨 D.锋面雨
科目 地理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月相变化与潮汐变化的关系 乡村集市的分布特点及其成因 锋面系统与天气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利用“温室效应”原理,我国北方地区冬季可以采用大棚种植蔬菜、花卉等作物。下图是塑料大棚农业生产景观图。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下列不属于大棚技术对农业生产的影响的是( )

A.有利于充分利用太阳光能,提高大棚内的温度
B.有利于提高光照强度,增强农作物光合作用
C.有利于保持、调节大棚内空气的湿度
D.有利于保持、调节大棚内土壤的水分

当大棚的门打开时,门口处空气流动情况与如图中示意的空气流动情况相同的是( )

读下图:表示不同地点6月22日的日落时刻与日照时数(阳光实际照射地面时数)之间的关系,回答下列问题。

位于南半球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

甲地日照时数少于乙地的主要原因是()

A.纬度因素 B.昼夜长短
C.海陆位置 D.天气状况

下图是全球昼夜分布图(AB是昏线),A地此日正午太阳高度是46°,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此时太阳直射点坐标是()

A.120°E,23°26’N B.60°W,23°N
C.60°W,23°S D.120°W,23°26’S

此时A点()

A.没有日影 B.日影朝南
C.日影朝北 D.日影朝东

从甲地(70°N,80°E)到乙地(70°N,150°E),若不考虑地形因素,最近的走法是( )

A.一直向正东走 B.先向东南,再向东北
C.先向东北,再向东南 D.一直向东北走

读“我国大陆部分地壳等厚度线图”, 回答下列问题。

图中M和N所位于的地形区分别是( )

A.塔里木盆地、吐鲁番盆地 B.青藏高原、四川盆地
C.黄土高原、汾河谷地 D.四川盆地、大别山区

若绘制地壳厚度剖面图,其0千米为()

A.海平面 B.岩石圈底部
C.莫霍面 D.软流层中部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