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苏轼诗词《念奴娇·赤壁怀古》中写道“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崩云,惊涛裂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1)苏轼在这首词中提到的“三国”是指哪三国?
(2)苏轼这首词写的是历史上的哪个事件?

科目 历史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明朝万历二十六年状元赵鼎忠的殿试卷)
材料二 唐太宗在端门看见新科进士鱼贯而出,高兴地说:“天下英雄,入吾彀(gòu)中矣”
——王定保《唐摭言》
材料三由于进士科主考诗赋……有力地推动了唐朝社会各个阶层对诗歌的热爱,大大刺激了诗人的创作,终于使唐诗走上中国古代诗歌的最高峰。
——郭桂花《论科举制度与唐诗的繁荣》
(1)材料一中的殿试卷与哪一制度有关?这一制度正式诞生时的在位皇帝是谁?
(2)材料一的“殿试”最早是哪位帝王创造的?这位帝王在这方面还有什么创新?
(3)根据材料二、三,概括“科第之设”的历史作用。

龙岩一中分校七年级某班学生在探究隋朝大运河的问题。在讨论隋炀帝开通大运河的目的上小历和小史的观点出现了分歧:

对该问题的争论,你认为谁的观点是错误的?请说明理由。

民族团结、国家统一是我国历史发展的主流。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下图是某老师所绘的《唐蕃关系示意图》:

材料二元朝的统一给各族人民相互交往和学习提供了有利的环境。蒙古等族人民成批迁往内地,汉族人也大量来到边疆,契丹、女真等族人民早已进入黄河流域,各族人民杂居相处,互通婚姻,逐渐融合。当时,许多阿拉伯人、波斯人迁入中国,同维吾尔、蒙、汉等民族逐步融合,形成一个新的民族——回族。
——摘编自中学历史课本
(1)材料一表明,唐朝和吐蕃之间友好交往的主要形式有哪些?吐蕃是我国哪个民族的祖先?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元朝时期我国民族关系的发展有何特点?原因是什么?
(3)元朝统一了全国且疆域空前辽阔,为了对全国实行有效的统治,元朝开创了哪种政治制度?元朝时我国形成的一个新的民族是什么?

阅读下列材料:

图一为2007年打捞出水的“南海一号”古沉船中的瓷器,名为“青白釉铺首执壶瓷器”,青白瓷被赞誉为“青如天、明如镜、薄如纸、声如磬”。考古学家认为,“南海一号”是一艘南宋时期的木质古沉船,专家从船头位置推测,当时这艘古船是从中国驶出,赴新加坡、印度等东南亚地区或中东地区进行海外易时沉没的。
(1)请你用所学知识分析,该瓷器出自当时哪个制瓷中心?有可能通过哪个外贸港口出口?
(2)图二是世界上最早发行和流通的纸币。它出现于何时?何地?名称是什么?
(3)图三是南宋时我国南方新兴的一种纺织业,纺织的原料是什么?何时该原料成为老百姓的主要衣料?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唐太宗
材料二

材料三“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九州道路无豺虎,远行不劳吉日出。齐纨鲁缟车班班,男耕女桑不相失。”
—杜甫《忆昔》
阅读材料后请回答:
(1)材料一体现了唐太宗以民为本的思想。在这一思想的指导下,他开创了一个繁荣与开放的时代,历史上称之为什么?
(2)材料二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的画像。请问这位女皇帝是谁?请你结合所学知识用一句话评价她对唐朝的贡献。
(3)为了开创盛世,唐太宗和唐玄宗都采取了一系列促进社会发展的措施,请举出三条他们采取的措施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