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东部地带经济发展水平高,经济发展速度快的原因中,不正确的是( )
A.主要位于东部季风区,农业发展条件优越 |
B.能源和矿产资源较丰富 |
C.科技教育发达,劳动力丰富 |
D.改革开放首先从沿海起步,具有区位和政策优势 |
读图6“某地一月平均气温分布图(阴影部分为陆地)”,回答17~19题。造成图中M、N两处等温线发生明显弯曲的主要因素分别是()
A.海陆分布、纬度位置 | B.太阳辐射、地形 |
C.大气环流、下垫面 | D.洋流、地形 |
图中M、N两点的实地距离约为()
A.700km | B.550km | C.1100km | D.850km |
a岛上等温线的值最有可能为()
A.0℃ | B.-5℃ | C.2℃ | D.-8℃ |
读图5“世界某区域轮廓图”,图中虚线MN为晨昏线,此时乙岛东北部降水量大于西南部。完成14~16题。此时,图中A港的昼长约为()
A.12 时20分 | B.12![]() |
C.11时20分 | D.11时 |
甲地区商品率较高的农业地域类型是()
A.水稻种植业 | B.大牧场放牧业 | C.种植园农业 | D.商品谷物农业 |
下列关于该区域说法不正确的是()
A.南部海域处于繁忙的海运线上 | B.该区域人口密度较小 |
C.印度教、佛教的发源地 | D.甲地分布有黑色人种 |
读图4“世界某气候类型局部地区分布示意图”,回答11~13题。该气候区代表性农作物具有的特点是()
A.喜高温多雨 | B.喜阴冷潮湿 | C.耐高温干旱 | D.耐低温干旱 |
与甲地区相比,造成乙地区该种气候类型分布较狭窄的最主要因素是
A.纬度位置 | B.洋流 | C.海陆轮廓 | D.地形 |
该气候类型在乙地分布区域南端的纬度较丙地高,最主要影响因素是
A.海拔高低 | B.山脉阻挡 | C.海陆分布 | D.大气环流 |
图3表示某岛屿简图,该岛屿中部多山,降水大多在1000mm以上,东北部和西南部降水差异较大,人口密度约400人/平方千米。据此回答7~10题。东北部和西南部降水差异及主要影响因素是()
A.东北部降水少,洋流 | B.西南部降水少,洋流 |
C.东北部降水多,信风和地形 | D.西南部降水多,地形 |
该岛屿最适合发展的农业地域类型是()
A.种植园农业 | B.地中海农业 |
C.商品谷物农业 | D.大牧场放牧业 |
该岛屿第三产业比较发达,其主要原因可能是()
A.经济发达,产业升级的结果 |
B.旅游资源丰富、离发达国家较近,旅游业发展 |
C.面积狭小,不适合发展工业和农业 |
D.临近海洋,渔业资源丰富,水产业发达 |
甲城市历史悠久,但城市化缓慢,这是主要因为()
A.交通落后,对外联系不便 | B.人口稀疏,农村剩余劳动力不足 |
C.水资源缺乏,城市发展受到限制 | D.区域经济发展缓慢,且常受飓风、地震影响 |
读图2某地等压线(单位:hPa)分布示意图,回答5~6题。关于P地风向及成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A.西北风、海陆热力差异 | B.东北风、城市“热岛效应” |
C.西北风、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 | D.东北风、沿岸洋流的影响 |
图2所示季节,下列现象可能发生的是()
A.非洲好望角风大浪高 | B.加勒比海地区飓风活动频繁 |
C.日本群岛樱花盛开 | D.南京花市寒梅绽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