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1881年12月《花图新报》载:“中国之设电线(电报线)也,始于同治十二年,由上海达吴淞、长三十余里,连接海底电线。……至中国自设之电线,则于同治十三年,由福州城内通至制造局,长三十六里。其经费出自中国,操持仍属西国。后因台湾有事,力筹防御,电线公司请于闽督……光绪七年,将造电之物料,运至台湾。自台湾府城直达大高(地名),约百里,皆电报局学生经办,无西人襄助。”从上述史料中,可得出的正确历史信息有                   (   )
①有线电报进入近代中国最早是在上海     
②中国最初架设电报线时主要依赖外国
③中国自主创办的有线电报最早出现在台湾 
④台湾架设电报线最早是出于军事目的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未知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2009年春夏之交,英国国会下议院议员“补贴门”丑闻(议员冒领国家补贴资金)曝光以后,首相布朗领导的工党内阁有近半数内阁大臣宣布辞职,部分下院议员呼吁布朗下台。而布朗却采用改组内阁的办法,拒不辞职。对布朗的做法同学们展开了激烈辩论。你认为正确的是( )

A.合法,布朗首相有权决定内阁成员去留,改组内阁
B.合法,首相是英国的最高决策者,权力不受限制
C.不合法,遭到大多数议员反对的人不配做首相
D.不合法,有近半数的内阁成员辞职,首相不再成为多数党领袖

近代西方国家机器的运行机制不断演变。英国1882年制定的关于议会议事程度的“普遍法规”规定:议会开会的大部分时间应有政府成员参与。1887-1889年,英国政府参加议会会议的次数占全部议会次数的84.5%。美国在1885—1889年,总统否决议案达324项。这些现象最能说明()

A.议会是国家的最高立法机构
B.议会始终是国家的决策中心
C.议会对国家行政部门有监控权
D.行政机构权力逐渐凌驾于议会之上

“向国王请愿,乃臣民之权利,一切对此项请愿之判罪或控告,皆为非法”,此话语最早可能出现于下列哪一文献( )

A.《独立宣言》 B.《人权宣言》
C.《权利法案》 D.《德意志帝国宪法》

英国著名历史学家特里维廉在他的专著《1688-1689年的英国革命》中,特别强调荷兰执政威廉入主英国的重要性。认为它是“欧洲所有的新教各族人民共同会合在一起来帮助和拯救英国,并成为英国历史上重要的转折点”。这里的“转折点”在此主要是指( )

A.王权结束
B.议会成为国家权力的中心
C.国王和议会之间形成了制衡的关系
D.责任内阁制的形成

“如果一个剪枝工人扔下树枝,将一路过的奴隶砸死,那么当他把树枝扔到公共通行的路上而没有事先警告以避免事故时才负责任。”这则材料主要说明罗马法( )

A.遵循“无过失便无责任”原则 B.具有典型的形式主义特征
C.强调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 D.注重法律证据的运用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