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西方国家机器的运行机制不断演变。英国1882年制定的关于议会议事程度的“普遍法规”规定:议会开会的大部分时间应有政府成员参与。1887-1889年,英国政府参加议会会议的次数占全部议会次数的84.5%。美国在1885—1889年,总统否决议案达324项。这些现象最能说明( )
| A.议会是国家的最高立法机构 |
| B.议会始终是国家的决策中心 |
| C.议会对国家行政部门有监控权 |
| D.行政机构权力逐渐凌驾于议会之上 |
陈旭麓先生说:“时代变了,道光帝浑然不觉,结果脚随之跟入新时代,而头脑却依旧留在旧时代。在专制社会中,旨意决定一切。道光帝由此断送了机会。”对这段话最好的理解是:
| A.皇权专制延缓中国近代化历程 |
| B.封建自然经济是君主专制的基础 |
| C.中国社会历史悠久、结构牢固 |
| D.自给自足心态滋生封闭保守观念 |
下表所列内容为中国某一历史时期的历史特征。下列不属于这一时期的科学文化领域的成就的是:
①出现了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
②发明世界上最早的指南仪器“司南”
③战争中开始出现火药武器
④出现了技术先进的灌钢法
|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 C.①③④ | D.①②④ |
朱熹曾解释过“存天理,灭人欲”论:“饮食,天理也;山珍海味,人欲也。夫妻,天理也;三妻四妾,人欲也。”明代李贽批判“存天理,灭人欲”的虚假说教,强调人正当的私欲。由此可见,李贽的批判主要忽视了:
| A.时代背景的复杂性 | B.思想内容的辩证性 |
| C.历史发展的曲折性 | D.人物评价的特殊性 |
时人有云:治国要有“如履薄冰,如临深渊”的自觉,要有“治大国如烹小鲜”的态度。该思想的渊源可追溯到:
| A.儒家的“为政以德”思想 |
| B.法家的“以法治国”思想 |
| C.道家的“无为而治”思想 |
| D.墨家的“兼爱非攻”思想 |
2011年,欧洲某时报在评价某一组织时说它“正面临一个十字路口,一条道路通向政治影响深远的进一步融合,另一条通往无序瓦解的暗谷。如果半个世纪的融合以突然解体告终,欧洲经济和政治版图将经历一场翻天覆地的大动荡。”这个组织最可能是:
| A.北约 | B.华约 | C.欧盟 | D.苏联 |